ytsund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tsundy

博文

印象之苏州&上海

已有 3783 次阅读 2012-7-31 19:34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上海, 苏州

    这次,我在苏州玩了一天,在上海只待了半天。按说,苏州和上海是不具可比性的。但由于行程凑在一起,倒是可以放在一起说说。

    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不言而喻,是个多水的城市。1995年我去过苏州和上海。那时对苏州的印象是,水乡的美只在镜头里。水边的房屋破旧,水面上漂浮物极多,路面上还时时扬起灰尘。这种印象一直持续了很多年,所以对这次的苏州之行也没有什么期待。依旧是原来的旧景:拙政园、留园、虎丘和寒山寺。感叹这么多年经过这么多人的踩踏,风景却是依然故我。苏州整体让人感觉精致。也许正如一位来自福建的老师所说,江南的风景都大致如此。苏州的美在水乡的秀、园林的紧致。园林的修葺,无论大小,无外乎水塘、荷花、假山、凉亭。很感叹古人在修建花园上所花的心思。各种亭子自是形态不同,各种窗格也是独具匠心,绝找不到相同纹理的雕琢。甚至是小路上铺的石子,各种形状的石子必要摆出不同的花样,在苏州你是绝不可能看到同样的装饰的。和现在一面世便惨遭仿制的商品相比,古人对劳动的尊重确实让人肃然起敬。在苏州,拙政园是最大的园林,其名气自然是要大于留园。但再好的风景,有太多的人在里面,也会大大减弱风景自身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留园的好感是大于拙政园的。人少,园林的清幽就显现出来。不管天气有多热,在园林里总能找到凉风习习的地方,让你心静。寒山寺从名字上就很让人喜欢。算这次,两次了,对寺里敬的什么佛,寺庙的格局是什么样子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倒是一直记得那面写着寒山寺三个大字的黄色的墙,一口古朴的大钟,还有寒山寺外面的那座著名的枫桥。到了寒山寺,一路上,两侧的墙壁上尽是关于寒山寺的题诗,不乏很多名家的手笔。读了,觉得也很美,很有意境。却总是抵不过张继的那首记忆深刻。芸芸众诗中,能够一枝独秀,这定是写诗的人最大的荣耀。

    相隔十几年后,又来到上海 ,上海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由于时间的缘故,我在上海只参观了东方明珠。原来对上海的记忆是老城区街道的狭窄,人们住着拥挤而破旧的阁楼。想必今天的那里必定旧貌换新颜了的。东方明珠所在的地方是浦东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塔高467.9米,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三球连登的门票是180元。从进塔到出塔总共用了三个半小时,其中三个小时的时间是在排队。花了180元只是为了塔顶上的惊鸿一瞥。排队的时候一直在感叹这个东方明珠实际上就是个数钞票的机器,以后完全可以考虑建个地球第一高塔,然后把票价直接定到1800元。我去的这个时候应该还不是旺季,但看到电梯里的导游小姐满脸僵硬、面无表情地介绍着每天都要重复的话,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如机器人一般地劳作,赚再多的钱又能怎样?所以,人选择什么职业什么工作很重要。好不容易到了塔顶,整个浦东尽收眼底。黄浦江蜿蜒流过,在上面看像宽阔平坦的大路,大大小小的船平静地行驶着。所有有陆地的地方全是形形色色高高矮矮的楼房,说是钢筋水泥的森林一点也不为过。这还只是上海市的一个缩影而已。可以想见,上海的繁华与富庶。也可以想见,普通人在这样大的城市生活的不易。东方明珠对面的几座楼也都比较有名气,比如也很高的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邻的很近,却彰显着各自的特色。不同风格的建筑,显示着上海的品味与追求。这是很多城市不能比的。东方明珠的空中透明走廊还是比较有特色的,有恐高症的人是万万不敢上去的,脚下的一切历历在目。其实也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从东方明珠下来,已经没有时间去外滩,只在对面的陆家嘴美食广场吃了饭,就直接去了上海南站。还好,路上没有堵车。即便这样,开车用时也有一个小时,朋友说,去苏州也不过是一个小时。上海之大,可见一斑。

     苏州和上海,一个精致,一个繁华。相邻却不同类。好比两个邻居,一个富丽堂皇、高贵大气;一个小门小户、精致仔细。虽免不了来往,却永远成为不了朋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2518-597697.html

上一篇:真的伤心
下一篇:三份试卷分析报告之比较
收藏 IP: 182.34.24.*| 热度|

6 刘立 张伟 朱晓刚 彭真明 李泳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