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专家共识
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专家共识
毋庸置疑,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患者临床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脑损伤患者也不例外。然而,现实情况却表现为镇痛镇静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在不同单位中的实施也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镇痛镇静药物对意识评估的影响,是临床医师在对脑损伤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治疗时的主要担心;其次,对于脑损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对远期神经系统转归的影响。在2012年7月召开的中国神经重症学术会议上,镇痛镇静论坛共收集到了超过400个相关提问,说明临床医师对该问题的重视。基于这一背景。在这次学术会议上,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CCNS—NCCC)发起并组织国内相关领域21位专家成立了共识编写组,共同制订了“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专家共识”,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师提供现有的研究证据,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共识将重症脑损伤患者界定为:因颅脑创伤、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缺氧陛脑病、颅内感染、脑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脑损伤患者,需要重症加强医疗监测和治疗者。共识的制订过程包括:提出关键问题,系统收集相关文献,撰写初稿,提交共识编写组专家函审,提出修改意见。修订后召开专家讨论会,确定终稿,再次提交共识编写组专家审核。共识意见的证据和推荐级别依照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标准(GRADE标准)“]。证据级别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表1 根据对共识推荐意见的证据支持级别、效益、风险、负担和费用的综合判断,推荐级别分为强和弱两种。GRADE标准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证据级别低时,也能够根据综合评价,提出强的推荐意见。这尤其适合于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情况,也常是共识制订时选择的分级方法。
共识意见1:镇痛镇静是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脑损伤患者应用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除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应激反应、利于医疗护理操作外,更为重要的是脑保护作用。(证据级别高、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2:镇痛镇静药物是低温治疗的常规辅助用药,镇静药物也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常用药物之一。(证据级别高、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3:大剂量镇静药物,尤其是巴比妥类药物,常作为其他内科和外科治疗手段无效时的挽救性治疗措施,用于难治性颅高压的控制。(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共识意见4:重症脑损伤患者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监测理念。当患者出现意识变化时,应仔细鉴别原因,尽一切可能发现颅内病情变化。(证据级别中、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5:应建立重症脑损伤患者定时意识评估常规,其中应包括意识评估量表(如GCS)、瞳孔观察和神经系统体检。应建立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的标准。(证据级别高、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6:应建立重症脑损伤患者镇静深度监测和疼痛评估常规。(证据级别高、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7:针对非脑损伤患者群体的研究提示,信度和效度最好的镇静深度评估工具包括RASS和SAS。对于存在主观表达障碍的非脑损伤患者,推荐应用疼痛的行为学评估系统,其中信度和效度最好的包括BPS和CPOT。对于脑损伤患者,有研究显示NVPS可行。可选择这些镇静和疼痛评估工具应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共识意见8: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D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前不宜广泛开展。停用镇痛镇静药物时,应加强监测和评估。(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强)
共识意见9: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何种镇痛镇静药物最适合于脑损伤患者。目前常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吗啡。(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共识意见10:当预计将于短时间内进行意识评估时,低剂量丙泊酚持续静脉注射可能是合理的选择。而当预计近期无需进行意识评估时,眯达唑仑则可能是合理的选择。(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共识意见11:对于超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和高选择中枢a一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共识意见12:现有证据不支持重症脑损伤患者预防性应用大剂量麻醉镇静药治疗。当其他内科和外科治疗手段仍不能控制患者颅高压时,可选择大剂量麻醉镇静药作为挽救性治疗措施。(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参考共识意见3)
共识意见13:脑损伤患者的低温治疗过程中应辅助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药物。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是切忌单独以肌肉松弛药物辅助低温治疗。(证据级别中、推荐级别高)
共识意见14:低温治疗常用镇静药物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常用镇痛药物为芬太尼。冬眠合剂可用于低温治疗辅助用药,应注意患者循环状况。(证据级别低、推荐级别弱)
指南目录
2016 ESC 和 AHA/AHA/HFSA慢性心力衰竭新指南解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