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吟菊----和郑融兄之[秋怀]

已有 5613 次阅读 2009-5-3 07:37 |个人分类:诗歌|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郑融兄以[秋怀]为题,携来一首清香淡雅的吟菊诗:

曾是陶公着意栽,流芳海外未沾埃。
蟾宫若有东篱土,也向嫦娥带笑开。
 

       

       在燕清兄那里,融兄说到:“故国江南已是春深,南半球又见秋菊盛开。试以秋菊为题和一阕”:

寥廓秋宵片月晴,枕诗邀梦梦难成。
瘦菊摇风飘逸韵,清辉泄地带琴声。
疏影淡,暗香轻。天涯慰我故园情。
心花愿共黄花洁,一样尘寰别样清
。 

        

     不禁想起了陶公的那首采菊东篱下,全诗我自是背不得,便查了一下。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悠然而行之意,我甚是喜欢。

   于是乎,傻姑欣然但绝非轻松地写来一首吟菊诗,大家知道,我是格律不精诗韵不压的手。不怕贻笑大方,但求于北半球之春深之日,与融兄一道在南半球秋深之际共赏菊花傲骨而清淡之风格。

  吟菊(原作)

小院篱下三两枝
霜寒秋至正应时
百花皆由风寒去
我展嫩蕊与新枝
饮风餐露苦作乐
百经磨难味自知
月下几抹清香许 
          寒宫嫦娥愧仙姿 
         

         


       拙文贴出后,喜得湘明兄的着力修改之妙文,以及杨学祥老先生、玉平弟的和诗美玉,轻轻采撷来,以各方宝墨为陋室增姿添彩。

吟菊(古风)

湘明兄修改稿

小院篱边三两枝
霜寒秋至正应时
百花皆叹随风去
我展芳颜依嫩枝
露饮风餐甘苦乐
多经磨难味全知
蟾光几抹清香许
应笑嫦娥愧仙姿

赏菊

杨学祥

 陶公东篱采菊后
 黄巢秋风称帝时
 一世清香留千古
 春秋隔季亦相知

重阳咏菊

刘玉平
(2008年10月7日)
几度陶公篱畔香,一朝青帝满城黄。
冰肌傲骨亭亭立,绿叶金芯飒飒昂。
露润丰姿迎日晛,霜浃淡馥伴娥光。
纷繁众艳皆羞去,怒放重阳万里芳。

吟菊(定搞)

小院篱边三两枝
霜寒秋至正应时
百花皆由风寒去
我展清颜依新枝
饮风餐露苦作乐
百经磨难味自知
蟾光几抹清香许
应笑嫦娥愧仙姿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229462.html

上一篇:道德经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下一篇:关于仰望星空圈工作失误的致歉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刘苏峡 杨学祥 张志东 孟津 刘玉平 郑融 马昌凤 梁进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钟炳 杨秀海 马丽丹 魏东平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