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参加了两个评审,一个是要现场面试,另外一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评审则很好玩,是提前把自己的答辩内容录制成.pps的格式发过去,然后评审当天在办公室等电话即可。
我参加的答辩不是很多,所以不了解一般的评审方式,但是今年长江学者这种答辩模式真的很好,因为--省了申请人大量的时间。答辩前20分钟,有短信提醒“您的答辩安排在20分钟后,请准备接电话”。然后在电话上不过5分钟,一点不影响我的工作,这一天该干嘛干嘛。
而另外一个答辩则让我充分感受到在北京的优越性--搭在路上的时间少。相比之下,外地的同事们为了不足25分钟的答辩又要搭飞机又要坐高铁的,这种在路上的时间,我想想都替他们心疼。可能每个人的工作习惯是不一样的,我很强调“宅”。有些时候,也许花去的实际时间只有半天,但这半天带来的干扰却可能是一两天。如果有频繁的外出、会议、来访,那干脆什么事都做不成了。不止一位朋友告诉我,我现在已经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负面口碑。我认真地想了想,摊摊手说:“那我真的没办法,谁让我能力有限,不能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呢?”所以,对我而言,能宅则宅,尽量不出门。
可是想想吧,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了远程视频通讯的年代,那么评审汇报等等如果通过Skype、Polycom这些方式进行,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路费,应该挺好的吧?如果再换个角度想,基金评审不同于应聘面试,真的需要当面答辩这一步吗?难道从申请书里还看不出优劣,必须要看看申请人的口才如何?
我也参加过很夸张的异地答辩,那是去年HHMI iecs competition。要飞到美国面试,去之前心里挺唧唧歪歪,为这花在路上的几天颇不值。但是去了一趟,却收获颇丰。与我参加过的国内答辩不能旁听别人答辩的模式不同,那个面试是完全开放的,谁都可以去听任何人的答辩。于是这不仅仅是一次面试,更是一个精彩的symposium。除了一天的答辩之外,还有大把时间与几十位作为评审专家的大牛互动聊天。这对于年轻的PI来说,是很好的经历,也是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
如果我们国内坚持当面答辩的评审也能把评审变成一次次的交流学习的symposium,那就不枉了答辩人的奔波劳碌了。
抛砖引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865-594355.html
上一篇:
“我不歧视状元”--搞不懂的“状元”情结下一篇:
【广告】帮“师弟”招postdoc -- 斯坦福大学冯亮实验室招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