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j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njon

博文

名著的读与不读 精选

已有 9249 次阅读 2013-1-7 13: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名著, 行为艺术

刚刚在科学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西南大学“读名著拿学分”引发师生争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73707.shtm

    文中称该校规定:读10本学校推荐的名著并通过考试,可以得到两个学分。对于这个规定,该校师生中赞成的有之,表示反对或疑虑的亦有之。

读名著好不好?当然好。但名著难读也是公认的。语言艰深晦涩不说,成书年代久远的名著,其讨论的内容往往也与现实距离较远。以我自己为例,作为地理学史专业的学生,不瞒大家,我至今未读过一本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的名著。甚至一些当代地理学大家的著作,如段义孚的《逃避主义》、《恋地情结》等书,我屡次想从头到尾细读一边,却总是读上几页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名著里面的话太绕,除非是专门对该名著进行研究,否则如果只想掌握其中的要点,完全可以只读其他人对该名著的研究文章即可。我想同样的情况也许在很多人文学科中都存在。

这还只是针对本学科的名著,对于那些陌生的学科,在没有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一上来就去读艰深的名著,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难以迅速掌握该学科的主要知识,也往往会让对该学科的兴趣损耗掉。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效果也并不会比读一些浅近的教科书来得好,而更像是某种行为艺术,缘木求鱼。

以本人最近两年的体会,如果要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高效而合理的方式,首先是读最基础的教科书,绝无捷径。读教科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点,再由此展开去阅读更多该领域的书籍。另一方面就是多读论文,因为论文一般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而教科书和其他书籍往往受体例的限制,需要面面俱到,反倒不如论文一针见血,且教科书往往只能呈现一种主流的观点,而通过论文则能了解更多的观点和争论。如果是遇到只对某学科的某个问题感兴趣的时候,那就更适合直接去读论文。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兴趣,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去读名著。即使是读名著,也最好先读一些名著导读之类的书籍或文章,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细读不迟。

总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名著虽好,但并不适合在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贸然上手,否则很容易弄成行为艺术,浪费时间又无所收获。读一些浅显的著作或文章,本来就是必要的学习步骤,也并不该被简单归类为“浮躁”或“文化快餐”。像西南大学这样通过加学分的办法鼓励学生读名著,很难起到实际效果。除了以上的理由外,谁都知道,大学生混学分的办法实在是太多了。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7503-650570.html

上一篇:我就喜欢麦当劳——与郑风田先生商榷
下一篇:我也发几张美术馆照片
收藏 IP: 159.226.79.*| 热度|

23 傅蕴德 孙学军 陆俊茜 苏德辰 王芳 陈沐 曹聪 杨昆 张晓锋 曹裕波 段庆伟 廖晓琳 陈安 鲍博 张玉秀 徐耀 刘波 zhanghuatian wgq3867 biofans xuyiganghz chenhuansheng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