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撰写已近尾声,一篇后记总是免不了的。半年来偶尔与人开玩笑说:“后记可写它五千字,以免论文字数凑不够”。如今真提起笔来,才发觉这已是我漫长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篇文章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我未满六岁即入小学,至今已二十五年。童年时读奥数班,时常被人夸奖天资聪颖,那时的愿望是长大后当个数学家。可从小学毕业开始,我的求学生涯却伴随着一次又一次波折。高中毕业时我只考上一所普通本科,而幼年一起读奥数班的同学纷纷考入名校。多年间始终不甘心就这样泯然众人,却一直无力改变现实,此中苦痛,非言语所能形容。直到八年前我调剂到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开始,情况才有了改观。在广州的两年间埋首书海,夙夜匪懈,略有所得。读书之余苦练魔方,不想竟因此暴得大名,压抑多年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以为早年挫折至此为止,苦尽甘来,前途无量。不想其后却连考两次博士未中,此后甚至一度心灰意冷,放弃求学志向,栖身于杂志社中,以文字编辑为业。讽刺的是,在广州时便已对“探险猎奇式”地理毫无兴趣,工作之后却以当一名国家地理类杂志编辑满世界采访作为职业理想。可两年下来终于明白还是应该回到学校,辞职再考科学史所才得以如愿。
十五年前读高二时,我决定以地理学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吊诡的是,进入大学之后的十几年里,虽然始终是个“搞地理的”,但我却从未真正在地理系念过一天书。很显然,在我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结束求学生涯之后,这一点就将成为我永远的遗憾。但另一方面,这种经历也给了我某种“必要的张力”,避免了我从一开始就陷入某一狭小的研究领域。“我该做什么样的地理”是我十几年间一直在思考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在广州读硕士期间我甚至一度认为这一问题对我来说是无解的(因此我在前两次考博时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都是天文学史)。三年前入学时,我清楚地知道到博士毕业时在此问题上我必须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吾师汪前进先生,三年间耳提面命,对我钟爱有加。刚入学时先生因我本科所读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觉得我的专业背景很适合做地图学史研究,并建议我以地图投影问题作博士论文题目。不想到了二年级我习惯性地“流质易变”,执意转入地理学思想史和社会史领域,先生亦给予充分体谅,并为我的新研究方向提供诸多建议。在反复商讨之后才选定了现在的题目。
由于时间仓促,从我选定这个题目到论文开题只间隔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而且由于我在此前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也缺乏足够的近代史知识。在此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只得一边研究一边恶补,期间走过的弯路也就可想而知。我曾用了半年时间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到最后发现其实是个伪问题。而对本论文研究最为重要的一篇参考文献,台湾学者沈松侨的《江山如此多娇》,我竟然是今年二月底论文进入收尾阶段时才发现的。必须承认,直到我的论文提交初审之后,我才大概弄明白这项研究该怎么做。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是只“下金蛋的鸡”。由于这个论文题目牵涉面颇广,涉及到许多我并不熟悉的领域,因此我在题目确定之时就设想,在研究如何运用地理学进行民族主义规训的同时,大可以把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本身看作一次自我规训。不管这篇论文最终的质量如何,至少这一自我规训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在论文提交初审前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供开发,我的这篇论文仅仅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落脚点。而这一领域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足够重视的现实,又让我感觉到对于单枪匹马贸然闯入这一领域的我来说,眼前所展现的是一片暂时只属于我一个人的“边疆”,而继续在此“边疆”中勉力开拓,似乎就成了我的manifest destiny。
“爱国之道,始自一乡。”反之亦然。我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3岁时便随父母举家迁往河北唐山,而我户口本上的籍贯一栏却写着湖南长沙,一个我至今仍未去过的地方。高中毕业后我先后在西安、广州和北京完成了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你是哪里人”这样一个对一般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却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既无“乡”可“爱”,似乎也让我对民族主义有一种天生的疏离感,期望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地理学与民族主义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想,这可能是我选择此题目的另一个原因。
虽然我选择的题目与汪先生所治地图学史相去甚远(先生在论文开题时便说,这个题目对我们二人都是挑战),但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汪先生始终给予支持与鼓励,将家中可能与我的研究有关的书籍悉数找出,这些书陆续堆满了我的整个办公桌。对我在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结论,先生也都及时与我讨论并指出不足。本论文本拟专设一章探讨地图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影响,但由于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原因最终作罢。作为汪先生的弟子,这无疑是我在论文完成之际的一大遗憾。
感谢我的母校暨南大学。在我22岁走投无路而在北京街头游荡的时候,暨大收留了我;22个月后,我带着学业上的飞越和世界第一的光环离开。但与这些实际的改变相比,我更应该感谢暨大对我的启迪,在那里我懂得了什么叫作自由,以及什么才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
(以下致谢部分从略)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度过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古人云三十而立,而我更愿意篡改一句西谚:“Life begins at 30.”虽然年岁渐长,但对学术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磨。能在三十岁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期待着在此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实在是幸运之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