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liu88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ngliu8888

博文

研究论题(2):为什麽低质科研成了美国和中国应用研究的常态

已有 5044 次阅读 2011-12-7 12:46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发明, 爱因斯坦, 爱迪生, 自然科学

如前所言,“研究”就是问好的问题,并给与满意解答的过程。我们平时所讲的“科研”, 包括基础科学(动物,地质,物理等),应用基础研究, 以及应用发展(所谓研发)。这三种研究的方法是不同的。
  1. 基础科学是问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问题;
  2. 应用基础研究是问工程系统的问题,这个工程系统可以是你正在开发的东西;
  3. 应用发展是发明新功能,新设备,新材料。
上面1和2是科学,是研究。做这些是靠碰的,不能定时间表的,不能经常转舵的。上面的三是发展,严格来说是工业界的事情,因为学校的人不可能知道工业界的具体知识。很多科研江湖的人可能身背双重头衔。谁都想做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也是“科学基金会”,不是“应用基金会”,不是“工程基金会”。不做“科学”在美国和中国都拿不到钱。谁都想做发明家,因为发明家可以有解决问题的荣誉和奖赏。但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两种身份是很难兼容的。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他曾多次想发明东西,都以失败告终。爱迪生是发明家,研发人员。爱迪生的发明“苯方法”,就是一个一个的试东西。他的这种方法,为爱因斯坦和特斯拉等物理学家所不齿。尼谷拉。特斯拉是个典型的身兼科学家和发明家双重职责并且非常成功的。他在研究电学时是以科学,问问题的态度进行的。他同时发明了电动马达,到今天设计仍然没变。(这种人在科学和发展之间跨界。但实际上这样的天才很少。研究有的时候需要天才。光靠勤奋是有限度的。)

很多科研界的新手都有很多的困惑。他们搞不清自己是应该甘心做科学,还是潜心发展技术。很多人都是想两者兼顾,又有科学的名分,又有发展的“钱途”。(难怪很多学生不知道“科研”到底是干什麽的)。很多做科学的人问肤浅的问题。有的做技术研发的人浅尝则止。有的人鱼和熊掌都想得到,自顾不暇。最后的结果就是低质科研。低质科研就是“玩玩试试”的科研,不是“动真格”的科研,不是“不成功便成仁”的科研。搞低质科研的人,只想粗犷的定义成功。搞低质科研的人不愿意精确的定义成功,因为精确定义成功就意味精确定义失败。社会上其他任何领域,比如钢琴,篮球,炒股,公司管理,等等,成功失败都是非常鲜明的,只有学术界不是。美国和中国的学术界,都早已定好浅规则,自圆其说,自己给自己鼓掌祝贺。殊不知,你除了学术会议或报告场,什麽都不是。

低质科研有几种表象。
1。 学术界人士搞出来的技术很少能够被实用。学术界的“花拳绣腿”在社会和工业界被无情抛弃。大家热衷于发学术的八股文(SCI)。学术和社会的脱节由此开始。社会很清楚知道学术界的东西有没有长远价值。
2。 学术界人士很容易自我满足,想出一个半生不熟的主意,发出文章或者拿到荣誉就停止努力,认为离开发的终点很近了。这是一种天真,有时是不认真。没有人愿意“从一而终”,象乔布斯那样把一个东西作完。
3。重大的科学和社会“硬骨头”没有人上。比如污染,能源,人口。大家都集中在编程,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这些容易拿钱的热点上做皮毛工作。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脑袋伸出去冒险。美国和中国的科研基金部门也都没有长期投资的意向。
4。 有的人热衷为工业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把自己变成工业界的研发机构。(好像科学网上很多学生抱怨做这种工作太多的老师。其实高校的老师真的不是为工业界解决问题的。 应该为工业界解决问题的是你培养的学生,不是你。)

有人会说,不必在意。研发人员的工作本来就是教师。小打小闹,“小乐味”作点研究,不成功也是有贡献的,对科学会有推动的。这种说法也许无害。如果真实就是这样,低质研究也就无所谓了。可是这种研究偏偏是世界发展的未来动力。全世界都作低质,盲目的研发,这个世界的未来生产力增长点在哪里?

低质科研之所以盛行,原因来自两个:
1。 一是作课题急躁,时间短,没有科学精神,只有浅层的研发行为。这种急躁,很大一部分是钱的指挥棒造成的。美国NSF钱的周期是四年。等拿到钱,找到学生,一年已经过去了。而且新学生入门上手也要至少一年。只剩两年时间,不论作深的科学,还是作精致的工程,都是不够的。这是美国和中国的通病。也许美国的习惯传给中国了。
2。 二是研究的理念不好。教授立项盲目,没有长远的科学技术指南。大部分跟风。少数不跟风的又有很多思路不靠谱。很多人不知道科学,科研,研发这些词的区别,更不知道高效研究的路数。这个问题在美国中国都有。

钱。为什麽科研的国家投入这样多,而每个教授身上得到的这样少? 归根到底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分钱的人太多了。学术界成了一个自我膨胀的世界。成功的教授一定希望带成功的博士。成功的博士一定目标是作教授。依次下去,能当教授的“料”越来越多。好的教授越来越多。(当然中国有很多独特的问题,但如上所述的问题是世界通病)。

学术界能不能设立准入制,比如博士点不能盲目增加,作研究的人不能无限制增加?德国就是这样的,作教授很难,当然对想入行的人很残忍。美国的医学界就是这样的,作医生的指标由全国统筹调剂,不能有新的医生进入太多。律师职业也是一样。为什麽研究不能限入?美国中国都没有这个制度。学术界的膨胀是会有严重的后果的。社会就是怪。政治家都要就业率生高,可是没有人严肃对待就业率的唯一引擎-学术界的健康。

有人会说,搞科研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可是我觉的科学恰好是反例.人少力量大.你看现代的乔布斯,一个人.谷歌,两个人.百度,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人多了反而添乱.古代科学家少,可是出了达芬奇,哥白尼,特斯拉,爱因斯坦,牛顿,高斯,韦伯,哈勃...等等.现代的达芬奇在哪? 现代的科学为什麽群星暗淡?没有耀眼的明星和重大的工作? 为什麽过去有许许多多的画家,音乐作曲人.现在电子琴普及了,数字相机遍地皆是,我们的画家哪?我们的音乐家哪? 这些以上的话,是为了证明科学的现代和过去的联系.

研究是一个有独特,敏感的平衡态的系统。就像人体内的一个胰腺-很小但是非常重要。现在这个腺体已经不堪重负了。研究生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研究所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长期考量的“就业缓冲区”。在中国很多不应该,不想作研究的人被误导,或逼入研究领域,因为这是职称的必由之路。在美国学术界,也是人满为患-不是美国人读研,而是外国人读研。社会对学术界的功能定义,就是把尽可能多的好的本科生培养成博士。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想法。这种做法,会坏了学术界,冲淡学术界的影响,进一步坏了社会的创新力。

瞎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15833.html

上一篇:李开复不是唐俊, 值得尊敬
下一篇:给科学网三个建议
收藏 IP: 129.105.90.*| 热度|

10 吴飞鹏 甄一松 郭保华 程智 褚昭明 蔣勁松 王芳 lftkf handldk arpku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