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学网上中医药学似乎是个热点。 下面是8年前(2007)写的一篇网文, 该文发表后,除国内的一些网站转载外, 很快就被文学城网站转载在首页发表。 由于是2007年前的网络文章,现在国内的网站似乎已经查不到了, 所以我把文学城当年转载的这篇文章在科学网再发一次。 有些观点可能已经过时或不准确了, 但我感到基本思路还是对的。尤其是“中医药应该把分子生物学, 有机化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吸收包含进来, 这些学科是独立的学科,不是西医的专利, 中医药也可以引进”,这个观念是我们从事中医药领域的学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
摘要:
1.西医药现在不能治愈80%的人类重大疾病
2.西医与中医理论上的根本差别是西医追求外力用药攻击靶点,中医强调人体自身产生抗体打击靶点
3.不能用西医的管理规章制度来管理中医药
4.中医药要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分子中医药学.
一.疾病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疾病按下面方式分成三类:
1.传染病:由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炎,肝炎,流感,各种性病(包括艾滋病),某些皮肤病等
2.需要有外科手术来治疗的外科疾病,包括创伤等.
3.其它: 这里包括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坏死, 高血压, 脑血管堵塞---中风,等等), 免疫功能紊乱(糖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 红班狼疮, 肾炎,牛皮癣, ….等等) 恶性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柏金森等).
对于西医和西药来说, 上述第一和第二类疾病, 西医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可以说治疗效果比中医药明显的好, 大多可以做到治愈. 对于第三类疾病来说, 西医药基本上是无法治愈(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治愈,不是说缓解), 从治愈这个定义来说, 它不比中医药好到那里去.
下面举例说明:
糖尿病: 无药可治,尤其是对II型糖尿病.阿波糖降糖效果不见得比苦瓜好
冠心病(心肌梗塞): 无药可治. 现有的西药不见得比复方单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好
高血压: 必须终身服用西药, 一停药, 血压立即升高. 如果长期服用中药单参, 地奥心血康一样可以稳定血压.
免疫过强的功能紊乱: 无药可治. 西医药基本上是用免疫抑制药物, 中药中的雷公藤制剂基本上可以与西药中的免疫抑制药物抗衡.
恶性肿瘤: 中期以后基本没治,西药对早期癌的治愈率不见得比中药好, 甚至不见得比不治疗好.
老年痴呆,柏金森: 无药可治, 不见得比中药好. 中药中的石蒜碱就可用来治疗老年痴呆, 效果不比西药差(中药/西药大家都不能治愈)
二. 西医西药能够治愈的疾病在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领域中所占的比率
1.以2004年美国的统计,表1中所列举了美国常见的15种疾病,其中除第项7(流感和肺炎)外都是西医西药治不好的病, 也就是说死掉的186万病人基本上都是西医西药治疗不好的病.
2.表2列出各种疾病在美国医药卫生市场领域的经济价值. 可以看出花出去给西医西药的钱西医治得好的病的经济价值仅占10%. 其它钱花出去了病也治不好.
3.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1)在绝大多数的人类疾病中,西医西药无能为力, (2)在这些范畴的疾病中所花去的大多数钱是白花(花了也治不好)
三. 西医西药治疗不好大多数的疾病的原因: 因为西医西药的研究思维是单因子, 例如结核菌引起的病就是结核菌这么一个因子在起作用, 把这个单因子消灭了, 结核病也就治疗好了. 但我上面列举的第三类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因子引起的疾病, 有些可能会有几个因子在起作用(用行话来说, 这些疾病是多基因调控的). 现在的分子生物学的水平还无法揭露多基因调控疾病的所有基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想把多基因调控疾病的所有基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搞清楚起码还要100年.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媒体上这样的报道: 某科学家发现了糖尿病的基因(中华网首页就有), 或发现了老年痴呆症的基因, ……. 给人的印象是这个病很快就有解决之道了. 其实搞这行的有严谨科学态度和水平高的专家对这种报道是嗤之以鼻的.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病是多基因调控的, 没那么简单.
四. 西医药的毒副作用强的主要原因: 尽管新的西药的批准现在有一套完整的审批标准, 尤其是对毒副作用的长毒有严格要求. 但是其要求是起码的, 有限的, 表面的. 例如就时间来说, 对猴子做的长期毒性试验大多只观察6个月时间, 临床试验的跟踪也不过2年时间, 就观察调查的项目来说也是很有限的. 例如做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的常毒试验时, 不会去观察此药是否会引起糖尿病. 10年前美国FDA发现了一些按规定要求批准的与心血管病无关的新药, 长期服用后, 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因此又规定了一些新药的报批需要有对心血管病的毒副作用报告. 一个治疗老年痴呆病的新药报批需要做完其对心血管病, 癌症, 糖尿病, 哮喘, 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等所有其它疾病诱发毒副作用试验是不可能, 因此在现有规定下开发出来的新药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发现毒副作用. 尤其是现在新药是针对特有的靶点开发出来的, 其活性很高, 因此一旦这个特有的靶点开发出来新药对其它靶点也有作用. 其毒副作用必然很强. 现实中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一些药用了5-8年后因毒副作用而被取消临床使用. 例如2004年10月MERCK公司宣布全球范围内撤回万洛(罗非昔布), FDA对伐地考昔发出警示, 2005年4月7日FDA对西乐葆(此药在我国大量使用)等发出安全警示. 其它如早些时候取消的康泰克也是同样的原因: 单因子研究的后果.
上面关于西药毒性的说法不是说中药没有毒性, 而是说西药的毒副作用比中药要严重. 中医从来没有否认过中药有毒副作用, 中医开药的原则是"君臣佐使 ", 其中佐是减底毒副作用的辅药, 使是负责把主药(君)带到靶点的载体(vector). 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人不是中医.
五. 中医药强调2点:
(1)整体多因子治疗. 例如中医处方药的原则是君臣佐使四类药一起考虑. 君为主药, 臣为辅药,佐为拮抗平衡减毒药, 使为将药物有效的带到病灶处的载体, (vector). 西医药也是最近20-30年才逐渐有了这种综合考虑的思维, 例如何大一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其实就是中医”君臣佐使”理论的西医化
(2)活体整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发挥人体本身的抵抗力: 中医理论的治疗方案除了外用药外,还有
“调节人体本身免疫功能, 由人体本身产生抗体或其它调节物质来对抗病因”. 这一点西医至今也不视为医疗手段, 西医不会给病人开”调节发挥人体本身的抵抗力”的处方, 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他们治病的范畴, 他们在学校里也没有这类课程. 我前面说了西医有80%的病不能治愈, 但又不能告诉病人不用西药的话是否还有其它方式治疗, 取消中医的结果就是取消中医理论中 ”调节人体本身免疫功能, 由人体本身产生抗体或其它调节物质来对抗病因”的治疗方案, 让病人失去了历经几千年,有几十亿病人临床试验而证明的有效治疗手段, 可以说是愚蠢到极点的建议.
六. 所有现代西医要用的现代分字生物学所做的立体实验和动物药理实验的是否可靠都要有临床试验来确定其可靠性. 中医药已经有了3000年的历史, 其所有数据都是来自于现代西药是否能过关的最后的临床试验. 其临床试验的病例是上亿计, 是现代任何西医没有的数字,因此从临床试验这个角度来说, 中药是可靠的. 重要的管理当然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 但不能用现行的西药管理规章制度. 必须另起炉灶.
七. 中医药的发展---建立分子中医学: ”Molecular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工作者从来没有故步自封, 他们与政府一起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 去其糟粕,发扬精华, 具体到今天的科学发展阶段, 在这里首次提出中医药发展的未来方向: 建立分子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是英文对中医和中药的翻译)的概念作为中医药今后发展的方, ”Molecular Chinese Medicine” 应该把包括分子生物学, 有机化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其它学科吸收包含进来, 这些学科是独立的学科,不是西医的专利, 中医药也可以引进, 就像西药现在有 25%来源于植物是吸收了中药内容一样, 中医药也可以吸收其它领域的科学成果为己所用.
在上世纪70年代里根做美国总统时有2个大项目:星际大战和20年内攻克癌症
10年内攻克癌症的项目做了10年就知道攻不下来了, 于是美国NIH取消了 这个目标, 如今又是20年 过去了, 攻克癌症的目标仍然遥遥无期. 这是中医药的机会.
补充: 2013年美国主要疾病死亡人数统计数字:这里列出的美国2013年主要疾病(自杀等外伤也统计在内的数字, 可以说所偶这些疾病, 西医药都不能根治, 采用西医药的治疗方法,就治愈率来说, 与中医药没有显著差异, 这正是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口
补充2(2015-10-12)
其实中医药学早就有了原始的化学原理在内, 即炼丹化学。其中所用的化学品有60多种,反应的温度也高达几百度, 下面是炼丹化学所用的元素, 化合物和溶液溶剂清单:
有机溶剂:醋(CH3COOH)、酒(CH3CH2OH)。
所以说现代的中医药引进其他学科是天经地义的事。早在公元前中国就开发了炼丹化学药, 历代的中医书典中毒记载了炼丹化学。 丘处机, 以及青蒿素启蒙者葛洪的《抱朴子》的金丹篇中都记录了炼丹化学。 道家外丹黄白术不仅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古代化学,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就是最初在唐代道家金丹家“伏火”实验中孕育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现代的中医药学要弃我们在战国前就引入的早期化学呢
而且在重要中医纯化合物入药治病的也有先例, 例如砒霜就是纯化合物的中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