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从报上看到科普作家叶永烈去世的消息, 不胜唏嘘。
我与叶永烈同时期(1960年代)就学于北京大学。 在校时就知道他的名字。因为那时看到叶永烈写的一些科学小品文章。
我一个中学同学与他在化学系一个年级(不同班), 我 就问了我的中学同学, 他说叶永烈学习成绩一般, 有些同学对他写科学小品不以为然。
但我对叶永烈写的科学小品文章有兴趣, 感到他知识面很广。 当时我的习惯是下午4点以后到二体前面的篮球场打篮球1个多小时, 校队以外的高手都在那里了. 吃了晚饭后必去大饭厅边上的第6阅览室浏览各种文艺杂志和一些俄文的科普杂志(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Цина Знание, 自然 Пpиpода 等) 约1小时。 发现叶永烈的一些文章来自这些俄文科普杂志。 于是我也动了念头, 为啥我不也学叶永烈翻译一些科学小品呢? 于是我也翻译了一些小品文章, 发给当时的“科学画报”, “科学大众”, 中文的 “知识就是力量” 和“北京晚报”(其中一篇与三家村的文章在同一版, 文革中给我带来一些麻烦), 谁知竟也被录用, 每次都可以拿到2-5元的稿费, 心中暗暗自喜。
由于其它原因, 我后来就不做这种事情了, 但叶永烈的名字却留在我的脑海中了。 大学毕业后, 获知他离开了化学专业, 完全走上了科普读物的工作, 尤其是那本 “十万个为什么”, 影响巨大, 其成就应该是比他留在化学专业工作要大很多了。
很遗憾他离开我们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