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和学品有必然联系
已有 5937 次阅读
2011-10-10 07:4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人才, 中国, 科研项目, 教育界, 高学历
想当年,提出“又红又专”,结果出现了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现在,红不红不管了,高精尖的科技人才越来越少。从统计规律上看,红和专一定有必然联系。其实,这或许就是人品和学品的必然联系。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越往上面、往高学历层次走,“人治”的因素越来越多,导师说了算。现在的博导、硕导、教授们,都有两件事:第一是搞科研,第二是培养学生。好的导师是以培养学生为重,兼顾搞科研,有时候要搞科研胜过培养学生,那也是在国家急需这方面的科研成果的时候,而不是只为了个人私利;差的导师是以搞科研,而特别又是能从中谋私利的科研项目,为重,培养学生放在其次,不乏为了他的科研项目,让他的学生连续几年给他打杂,不教给学生些真本事的,而且,为了让学生踏实下来干活,又会以“理想”、“国家需要”、“个人可以得到锻炼”等美丽的面纱笼罩在这些任务上。纵观现在的教育界,从不再提红的指标开始,导师之后者越来越多,导师之前者越来越少。我怀念80年代那时候的教授们,不仅有大量人是人品非常好,德品很高,学识又真的是非常丰富。现在,一代不如一代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人品和学品一定有必然联系。又红又专的指标绝对不是某些人想的那么简单。钱学森先生晚年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国为何出不了高精尖的人才的问题,我想,这或许是问题的源头之一。
我很少在身边看到红的人,专的人到是有一点,不过不多,而且,他们的能力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如果没有红去引导他们怎么发挥自己的力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4696-495066.html
上一篇:
只读博客的科普文章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