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理冶金学中,有一项关于组元之间合金化以后物相选择的重要理论依据称为“Hume Rothery准则”。它阐述了原子尺寸、晶体结构、价电子浓度、电负性对元素之间形成固溶体的影响及其规律。这便是英国牛津大学的William Hume-Rothery(1899–1968)前后花费了23年,最终所完成的让他永垂青史的研究成果。英国剑桥大学的R.W. Cahn教授曾这样评价道:“Hume Rothery作为现代物理冶金学重要创始人的地位,是当今无人能够挑战和质疑的”。
年轻的Hume Rothery并未因此而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仍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生活热情。他立志转向学习化学。因其失聪的残疾,他父亲所在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拒绝将他录取,但牛津大学的Magdalen学院却友善地录取了他(1918年)。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化学学位。
1925年秋,他在伦敦的皇家矿业学院(Royal School of Mines)获得了博士学位(师从Harold Carpenter)之后,再次返回到牛津。从此在那里度过了余生。他博士论文的内容是研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当时,化合价是化学家们关心的主要问题,而金属间化合物并不遵循正常化合价的规律,因此引起了许多顶尖级化学家们的兴趣。这段经历也使得Hume Rothery的兴趣由化学转向了冶金学。
最初回到牛津时,他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只不过是一张工作台那样大小的小屋子。在这里,他对大量合金系列的组织结构与相图开展了研究,诸如,预测了银基合金和铜基合金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相,经验性地建立了预测一系列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方法等,最终提出了著名的“Hume-Rothery准则”。1936年,Hume-Rothery 出版了著名的《金属与合金的结构》一书。B.R. Coles(一位冶金学,后转为实验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论道:“Hume-Rothery是第一位明确地认识到,应当将两种金属以任意比例置换的合金看成是一个大分子,两个组元均对大分子贡献有电子气,因此其基本的贡献电子数量是每个原子外层电子数的加权平均”。
1937年,Hume-Rothery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被聘任为冶金化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也承担了许多政府委托的关于铝合金和镁合金的研究项目。
到了1945年,Hume-Rothery的实验室扩大到了两间半房子。一间里面有一张桌子用来写作,偶尔他还去帮助助手的X-射线测量实验。另一件屋内的角落处有一台X-射线装置,用一块放在桌子上的铅板遮挡屏蔽,剩下的地方放有一台特殊的无振动电位差计,数不清的热处理炉和一台显微镜。尽管他的健康不佳,但他仍然持续地勤奋工作,而且始终保持乐观而幽默态度。他的学生们均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成为他的“粉丝”。尽管与学生的交流通常是借助于笔谈,但他也学会了使用唇读。
1955年,Hume Rothery被聘任为“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冶金学Reader(相当于副教授)。当时的牛津大学,冶金学只是作为化学学位的一门选修课来讲授。不久便设立了冶金学教授的位职(Wolfson Chair),由Hume Rothery出任首任教授(系主任)。他被公认为是牛津冶金系(现为材料系)的创始人。1966年,他从牛津大学退休,但仍然活跃地为其它大学授课,写书立著。
1. Robert W. Cahn: 《走进材料科学》,杨柯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北京。
2. Jack Christian:“Golden Years at Oxford”,fondly narrates the early history of Materials Science at Oxford. (http://www.materials.ox.ac.uk/infoandnews/history/goldenyear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