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qit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uoqiting 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博文

考研六问----左其亭(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精选

已有 11692 次阅读 2013-10-2 21:16 |个人分类:教育在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考研, 导师, 找工作, 复试, 问题解答

考研六问

左其亭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也是一位研究生导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问到一些与考研相关的问题,有时候因为场合和时间的限制,回答的不全面。这里列举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系统阐述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问:考研、找工作,如何选择?

好多次本科生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到底考研好?还是找个工作好?”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多数情况下,说了一大堆,还不一定能说清楚。这里集中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鼓励青年学生继续攻读学位,这是通往科学殿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民族素质提高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只能说是“之一”,而不是“唯一”。因此,要理性鼓励,我本人不赞成把考研率作为考核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2)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有些人不喜欢搞科学研究或从事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你就不要难为自己了。有些人在大学中很喜欢从事商业,挣钱也是很好的,也不必要硬着头皮去考研。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工作。如果你感觉以后考研还是需要的,就再来考。总而言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跟风,要理性选择。

(3)明确考研目的。部分研究生考研的目的不正确,导致在校学习不努力。按照我的观点,对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培养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不喜欢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的学生就不要考研了,至少暂时不考,等以后有兴趣再考。因为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当然,你说先学点知识再干别的,这个目的也是正确的,也可以鼓励。

 

二问:报考研究生,如何选专业?

报考时选择的专业方向,会伴随自己一生,需要谨慎选择。有些学生在报考时,不知道怎么选专业或专业方向。实际上,这个问题也非常难以回答。在此我谈一下我的观点,供参考。

(1)报考研究生,首先要选感兴趣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这需要你对该专业有比较多的了解,了解途径包括:上课问老师、上网查、与导师联系等。最好的办法是,你到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本专业或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参加工作能干什么,你可以从中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或方向。

(2)至于哪个专业会发展好些,因为专业差别很大,难以回答。每个专业都有干得很出色的专家、领导、技术人员。只要是你喜欢的专业,你一定能干好。我强烈建议你们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和方向,不要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选,更不要跟风。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三问:选学校、专业、导师应该注意什么?

到底如何选择学校、专业、导师?或者说,哪一个最重要?在报考时应注意些什么,谈一下个人几点建议:

(1)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学校、专业和导师,不要看别人选什么自己就跟风选什么,要多了解学校情况。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可能是非常好的学校但在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是弱势,也可能是一般学校但在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是强势。另外,即使一个专业也有不同的优势方向,不同的导师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培养学生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科研和就业。

(2)我个人意见:在报考研究生时,首先,要选感兴趣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因为专业方向将伴随你一生。其次,是选对导师。最后,再选你理想中的学校。

(3)根据你的兴趣和目标,选导师。有些导师在科研上有专长,有些导师在人际关系上有专长,有些导师可以帮助以后多挣点钱。等等,导师的类型也很多。希望你针对导师情况理性选择。

(4)有些人只看重学校,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有些学校很著名,但在某些专业或方向上并不强。有些学校很著名,但你的导师很一般,对你以后发展和找工作都不一定有利。目前这个时代已经不是看毕业证的时代了,而是看实际能力。

 

四问:推免研究生如何联系学校和导师?

推免研究生的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校。一般,层次高的学校,推荐的比例高些。教育部对推免研究生和接收推免生都有一些规定。如果你被确定为推免研究生,一般要确定你是推荐到本校还是校外。如果推免到校外,就涉及到选学校的问题。无论推免到校内还是校外,都涉及到选导师的问题。有几点建议:

(1)无论是推免到本校还是校外,最好都先联系导师。这是推免研究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相对参加考试生),可以提前选择比较理想的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同意了,只要符合学校政策,基本就能确定。

(2)根据自己喜爱,尽早联系导师。有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基本能判断是否可以被推免。如果有推免可能,即使结果还不完全确定,也可以提前与导师联系。一般比较好的导师可能联系的人比较多,提前联系,肯定会有优势。特别是有些学校限制每个导师招生人数,这时候选择的机会更有限,甚至存在竞争。

(3)对于校外,一般本科生不太熟悉,最好麻烦自己的上课老师帮助联系和推荐。

(4)如果确实没有办法,可以直接发email或发短信联系,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和读研决心。一般导师都比较热心,都会及时回复。本人反对同时给一个学校多个导师发信,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如果导师之间有交流,你基本就算没有希望了。

 

五问:如何处理考研复习与正常上课之间的关系?

很多老师抱怨,到毕业班学生上课出勤率低。考研学生又急着复习,担心上课耽误时间。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很多老师和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目前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1)本科学生为了考研,不上专业课、缓考甚至考不及格,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很差甚至勉强或不能毕业。这种情况对自己以后发展非常不利。随着“毕业证”作用的淡化,越来越看重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建议考生不要这样做。特别是目前学校都重视复试环节,因为考研耽误学习专业课,肯定会影响到录用以及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如果确实感觉到学习比较吃力,可以考虑缓一年再考。这样可以积蓄更多的力量和精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2)建议在课程学习中挤出时间准备考研。实际上,目前的考研科目少,英语、数学主要看基础,专业课与上课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不宜太看重复习时间,更不宜挤占上课时间来复习。

(3)在考研复习阶段,一边上好课,一边把大量的空余时间用在复习上,估计应该可以了。现在有些学生考研成绩很高,但最后却没有被录取,多数与复试时对专业课了解太少有关。因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很难用一段时间来弥补的,而导师一般都非常在乎学生的专业知识情况。

 

六问:如何准备面试?

无论是免试或是考研,一旦获得参加复试资格,都会有一个面试的环节。对此几点建议:

(1)首先,要认真阅读所报考学校关于研究生复试的通知,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一些不明白的要求,一定要亲自打电话问,不能道听途说。有些规定一年和一年有变化,所以,也不能完全听上一届学生或老师们的介绍。记住一点,一定要好好看看通知要求。

(2)其次,积极准备要参加笔试的课程,尽量考高分。一般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你要根据通知的要求认真准备。这是重要的基础,有时候可能因为这个分数不能录取你,至少可能会影响你的排名导致奖学金受到影响。

(3)另外,无论要求或不要求,提前准备一个5-10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和英文自我介绍。一般面试是需要的。目前对外语要求越来越高,经常会在面试时问到英语问题。

(4)提前看看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个实际上很难准备,主要看上课的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看,也需要上好专业课。尽管如此,也需要临阵磨枪。

(5)提前在网上查查,你报考学校本专业的情况,特别是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这对你回答问题非常有好处。另外,了解你的上课专业老师的情况。因为同行间都比较了解,可能会问到你上课老师的研究优势。

(6)在面试的时候注意几个细节:1)衣着得体;2)准备充分,不要慌慌张张;3)回答简练又有礼貌;4)能准确回答的,要非常肯定和简洁回答;有些拿不准的有点带讨论性质的问题,可以试探性、讨论性的回答;确实一点也不清楚的,就直接说不清楚,如果能回答一点就回答一点,最好不要狡辩。

   

   

注:作者简历  

左其亭,男,中共党员,196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水资源与水利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会员、国际水资源协会会员。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十二五”水利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52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10部,论文256篇,被SCI、EI、ISTP收录21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高校精品规划教材各一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567-729634.html

上一篇:《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2011-2012》白皮书出版
下一篇:水科学QQ群评选“2013年影响中国水科学发展的十件大事”
收藏 IP: 61.158.152.*| 热度|

12 王亮 张弛 程帅 明波 李莉 徐大彬 强涛 戴小华 李来山 biofans guotaocui zuoweic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