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林贤祖老师的博文《特大喜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被中国人完全占领了!》 ,言辞辛辣,铿锵有力,反讽怒骂运用自如。我就不摘抄了,有兴趣可以点上面的链接。有些评论更是不堪,让小弟我瞠目结舌。
我自己揣摩着,林老师可能是看不惯有人(也许是老师)夸大比赛成绩,把成功参赛都当作得奖。也看不惯有些队伍不守规矩,找其他同学,甚至老师来助拳。闻者足戒,闻者足戒。
我不好说林老师说的这些现象有没有发生,但是此类事件是不是普遍现象,我想讨论讨论。
先说说比赛规则吧,简单地说,就是三个本科生72小时内交一篇论文,试图解决一个很现实的开放性问题。比如,汽车调度,人口预测,资源分配,交通灯设置,医疗政策。。。当然,一般人三天也做不了特别深入,但是,也有不是一般人的组。我个人觉得得国奖的论文比一般的会议论文要厉害。如若不信,可以看一下历年国赛得到国奖的论文,佳作甚多。
然后再说说为什么我不喜欢林老师的博文。
首先,我承认参加美国数学建模比赛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得奖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林老师想通过这些数据表达什么呢?是想表达因为中国人参赛多,一等奖特等奖的含金量就降低了么?这在逻辑上说的通么?8000+的队伍,不到20个特等奖,很难的吧。我想这么说,这几十个拿特等奖的学生,绝对是稀缺资源。他们研究生不论是去美国,还是在国内,都是进牛校牛组的材料。去公司,那估计也是很top。
其次,数学建模比赛带给学生什么?知识,能力,还有友情。我是07年夏天参加的我们学校办的数学建模夏令营,先是免费上课,后来隔几个周就搞一次模拟。上课的时候,理学院的老师讲的很认真。我对一些相对高级的数学工具的接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简介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优化,模糊数学等等。诚然,都是给个大概印象,知道这些东西能拿来做什么,不会深入解释原理。每个组还有个教练,几个周就模拟一次。有老师出题,学生们都要在三天内交出自己的模型,从建模到分析再到仿真,一个都不能少,不比写paper简单。
总之,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在那年夏天都付出了很多。我们没有拿这些时间吃喝玩乐,却在大热天的挤在一个房子里听晦涩难懂的数学。不知道有多少个晚上,多少个周末都在熬夜看书。教练也很辛苦,要讲课,还要改我们写的“论文”。
参加过数学建模比赛的朋友应该都跟我有类似的体会,得奖不是写博文写出来的,是N多个晚上不睡觉,看书看出来的。别的不说,光参加比赛的那三天,就是疯狂学习,查资料,写作的72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基本上三天就只能睡5个小时。
还能收获友情,找队友不能光看能力,还要看能不能合得来。据我那几年的观察,能坚持到最后的,都是好朋友。
第三件事,得奖的同学应不应该保研?按09年前西安交大的规定(似乎现在还是这样),国内比赛的国家奖和美赛的一等奖特等奖可以保研。因为这两个奖我都得过,我知道对一个大二大三学生来说这有多不容易。我觉得这个规则很合理。因为国赛比美赛难,我就只说美赛,一个队伍如果能进前15%,至少说明三点:他们的建模能力不错,他们的英语写作至少有6级水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三个人能吃苦,还有团队精神。此外,数学建模也需要程序设计能力,虽然不多,但也需要比一般的本科生高一点点。
据我观察,这些能拿好奖的学生,都很符合我对“研究生”的理解,甚至更高。可能是因为层层选拔的缘故,当时参加比赛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我们学校最适合做建模的一帮人。七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觉得他们很厉害。有几个人,现在飞的挺高。
再说说老师在比赛中的角色吧。老师的贡献大多来自比赛开始之前,比如上课,组织比赛,改paper。真正开始比赛之后,三个人三天几乎不睡觉的工作量,就算老师来了,能有多大帮助?而且一个老师带不止一个组,分身乏术。当时我们的情况是教练是精神上的鼓励多一些。还有就是有些杂事比如说图书馆的书借不到了,要换房间啦之类的,可以找教练。总之,有人说“都是教练在做”,“本科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花瓶”。我觉得不可思议。
既然是自己写博文,我就再说说我们当时的经历。我特别想感谢我大二那年的教练,R老师。虽然她可能已经记不住我了,但是她当年在我们一开始不得要领的时候没有把我们刷下去,还是让我多年一直对她充满感激。
我现在想想上大二那会,还真是比现在有激情。熬夜做比赛,72小时睡5个小时。现在读博士是让自己在一个狭小领域里钻的更深了一些,比如我现在做研究用统计的模型很多,可当时就不仅仅局限于统计这一块。我还记得拿了美赛一等奖之后,学校给我们三个人一共5000块钱,转眼挥霍一空,那感觉真是非常非常好。
以后要是还有这个比赛,而且我还能在学校混口饭吃,我就毛遂自荐去当教练。我08年09年两年参加美赛,都没拿到OUTSTANDING,耿耿于怀。
最后,我想问问那电子制作比赛和ACM程序设计比赛呢?也是花架子么?反正我觉得数学建模不比电子制作轻松。
还要补充一点,我上大学的时候,每个高校能参加美赛的队伍数目是确定的,比如西安交大是7个。后来某一年之后,参赛队伍数目没限制了,只要愿意自费交钱,自己租房子,学校也乐意更多的队伍参加,得奖了学校也高兴。可能这就是后来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原因吧。不过我觉得,不管多少中国人参加,能拿一等奖的都是好样的,二等奖也OK啦。
PS:参加过建模比赛的同学或者指导过建模比赛的老师,估计都明白我的意思。今天看林老师又写了一篇类似的博文,再考虑林老师上一篇博文的推荐人数和阅读人数,我就慌了,于是赶紧写一篇正正名。可不敢为了得个好名次,拼了小命还被人说是“花瓶”。
那年一起参加比赛的队友,真是好兄弟,一辈子的朋友。
我真不知道数学建模比赛又惹到谁了,这也喷?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奋勇拼搏也要被喷?陆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