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sa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tsail

博文

江南黄叶村

已有 2260 次阅读 2015-5-4 13: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午睡时偶尔想起苏轼的一首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我生长于江南水乡,对这首诗中描写的“黄叶村”似曾相识,总记得自己似乎去过类似的地方;但又颇觉陌生,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和诗中描写的黄叶村一模一样。
      其实,诗中并未描写“黄叶村”是什么样的,但既有扁舟,又有疏林,则必定是临水背山。水不应是滔滔流动的河水,必是清幽寂静,人迹罕至的河湾湖湾,否则不可能有扁舟一棹的闲适,也看不到野水落涨之痕迹。山有疏林,村名黄叶,则到了秋天必是落木飘零,黄叶遍地。
     我忽然想起十几年前偶经的一个村落,与公路隔着一条河流,有石拱桥相通,与诗中景象似乎颇为相似。于是立刻骑车前往印证,到了目的地后却颇为失望:石拱桥依旧横跨,但桥面已铺上一层水泥,两旁立着不锈钢护栏,显得不洋不土。因为盛夏,当然也看不到黄叶飘零:沿河田地种着芋头,但见芋叶随风摆动,远看似乎荷叶,近观却是旱地一片,并无凌波仙子的翩翩风度。与心中的黄叶村相去甚远。
     又依稀记起儿时在PC县仙楼山南麓 ,一条大河绕着青山流淌,河对面是一个村庄,村中并未见公路与外界相通,唯有一浮桥横在河面上。浮桥由十几艘木船组成,木船在河面一字排开,用两条铁链串联固定在河流两岸,船上搭着木板供人行走,步行可过,车马不通。春夏秋冬,浮桥皆随河水涨落。村里的人们进城,踏过浮桥,绕过青山即到。如此一来,使这座村庄既不受市井喧嚣的烦扰,又不至于遗世独立冷落凄清。村中并无楼房,只见离岸不远处疏疏落落的十数座瓦房点缀在高大的树林中,秋日一到,岂不是黄叶飘零?想到这里,便即刻上网查看了一下,所喜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河面依旧是浮桥横跨。然而对岸的村庄却是楼房林立,并不似记忆中的疏落清幽,不知是童年的记忆被美化了,还是时过境迁,往日不再?
     江南黄叶村还是不找了吧,
苏轼笔下的黄叶村本也是画中所见。触手可及的清晰现实或许远不如遥不可及的朦胧梦境那么美好,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蓦然回首,便发现黄叶村就在眼前。
                                                                                     儿时所见浮桥今景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920-887269.html

上一篇:我们的天使在底层
下一篇:路上的风景——高冲
收藏 IP: 27.28.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