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q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qiao

博文

《叩开免疫之门》读后感 精选

已有 7354 次阅读 2023-2-17 20:3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周围很多人都在谈论如何提高免疫力。作为学过医学的分子遗传学家,我对“提高免疫力”这个词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力太强的话,也可能也会导致细胞因子风暴,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且免疫反应过强,也会导致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免疫反应过弱,则会发生免疫逃避,从而引起肿瘤或者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由于手头上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介绍免疫学的书,解释起来比较费时费事。我就想起10多年前,去北京开会、看望老同学、老朋友秦志海教授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想写一本科普书。我就问他,你的科普书写好了吗?他回答说,早就出版了,书名是《叩开免疫之门》。很快他就给我寄来了亲笔签名的新书。

叩开免疫之门1.png

《叩开免疫之门》书不厚,16开本,172页,全书共七章,外加一个介绍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附录。我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虽然秦志海教授在序中说,在前面的几章介绍免疫学基本知识的时候,有些名词读者可能理解困难,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笔优雅,叙事流畅,通俗易懂。只要读过初中,就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书中的内容。秦志海教授和他的学生顾漩博士选用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100多幅精美的插图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抗击流行病的千年历程,特别是近两百年来,人们是如何逐渐认识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疾病过程的。特别详细地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解释免疫学的概念和理论。

《叩开免疫之门》开宗明义,秦教授就非常简洁地告诉读者,免疫就是免除瘟疫。而瘟疫的产生是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分不开的。现代免疫学正是在研究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类是大自然最伟大的作品,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完备的免疫系统。这个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使我们能够抵御很多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天然免疫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我们的皮肤和各种管道表面的黏膜就是最大的物理免疫屏障,他们抵抗了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另外,体内还有很多参与免疫的分子,如各种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等。当然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也是天然免疫的重要成员。天然免疫让我们避免了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还让很多感染可以“无药自愈”。在新冠病毒流行的三年中,有很多人没有被感染。究其原因,这些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中有个别人是接种了疫苗,且防护措施到位,没有给新冠病毒可乘之机。但是多数没有感染的人是因为他们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非常低所致,形成了所谓的无症状或者就没感染。

除了天然免疫以外,机体还进化了一整套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系统。这里包括抗体发挥主要作用的体液免疫和淋巴细胞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免疫。我们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过程中注射的疫苗提高的就是我们的特异性免疫。通过有计划地注射疫苗,人类已经灭绝了天花,并且控制了很多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研究抗体产生的机制中,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大量生成针对某一种的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当然,免疫系统也有出错的时候。假如某些抗体或者免疫细胞除了可以识别外来入侵者以外,还识别某种自身的细胞成分的话,就可以引起如红斑狼疮等严重的疾病。在《叩开免疫之门》中,我还第一次知道了斑秃也可能与免疫失调有关。

作为肿瘤免疫学大咖,秦志海教授还用了很多篇幅介绍了免疫逃避,肿瘤的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范例。

读完 《叩开免疫之门》之后,我们就会理解免疫系统是怎样应对感染的?学习到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外来威胁的?免疫系统发生误判,把自身组织当成敌人来攻击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免疫与癌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读完《叩开免疫之门》之后,我特别愿意将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因为它是一本免疫学的启蒙读物,揭示了导致人生病的元凶和人体抵御疾病的内在规律。主要作者秦志海教授沉浸在免疫学领域40多年。他不仅熟悉免疫学各个领域里的知识演进轨迹,还知道很多我们不熟悉的免疫效应发明、发现过程中的奇闻逸事,他会带领我们去追溯在免疫学领域中许许多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多彩的学术生涯。当我们掌握了免疫系统的运行规律,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不轻信、不盲从、不慌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呵护自己的健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948-1376729.html

上一篇:陪伴是幸福的体验
下一篇:我眼中的张惟杰教授
收藏 IP: 202.120.11.*| 热度|

13 武夷山 崔锦华 黄永义 杨顺楷 宁利中 聂广 郑永军 王安良 杨正瓴 吴斌 许培扬 陈满荣 guest1201330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