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月中旬,我所在大学的每个教职工突然收到校长(Vice Chancellor)的电子邮件,说下周一学校要按学院分别召开教职工大会,宣布进行全校范围的运转评估(operational review),主要是要合并学校四个学院中的工商管理学院及社科人文学院。学校希望籍此裁减约75个教职及25个行政工作岗位。
一开始,我对此并没有在意,以为裁减工作岗位只是将要合并的两个学院的事。周一下午开会时才从我所在的物理及工程科学学院院长的报告中注意到,我院的运转评估主要是针对全院十多个系中的两个系 -- 电子系和计算机系!会议结束后,计算机系的同事个个脸色凝重。我自己心里也暗暗吃惊,因为事先并未估计到会轮到计算机系。
让人大吃一惊事还在后面。就在宣布运转评估的那周周五,计算机系的每位员工收到了学院院长的一个电子邮件,宣布两个决定。一是本来要到今年八月才任满的系主任立即停止行使职权,并任命系里的一个高级讲师代理系主任职务。二是成立计算机系运转评估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物理系的一位前系主任担任,四名委员包括新任命的代理系主任及计算机系的三个教授,包括本人。原系主任并没有包含在这个委员会中。
接下来的那周,评估委员会便开始紧张的工作。按学校要求,必须在四月底形成评估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针对学校认为计算机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且设置新的科研管理结构和教师岗位。为此,评估委员会首先邀请了多名英国其它高校卸任或现任的计算机系系主任及几个企业高管通过回答一系列设计好的问题,对我系科研、教学的现状进行评估。之后,委员会在参考他们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改进意见初稿。对于新的科研管理结构和岗位设置,学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把计算机系现有的四个研究组合并成两个,并相应减少六个教职岗位。
裁减计算机系原有十九个教职岗位中的六个是非常苛刻的。讨论了不同的可能性后,评估委员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备选方案,并指出裁减六人不太可行,除非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比如临时聘请上课的教员(teaching tutor)。
在委员会紧张工作的同时,相关信息也向员工公布。同时学校宣布,除一位担任副院长的教授和刚下台的系主任,计算机系所有教师的工作岗位都处于可能被下岗状态(at risk)。所有人都必须根据新设置的岗位(比现有的少六个)重新申请并面试后才能上岗。其次,学校公布了提前自愿下岗(在新设岗位公布之后)、自愿下岗(在申请新设岗位截至日期之前)及强制下岗(重新申请职位但未被聘用)的时间表。这三种选择主要涉及下岗补偿金的高低--提前自愿下岗最多,强制下岗最少。整个过程计划于八月底结束。
与此同时,学校工会开始与学校展开谈判,主要诉求是尽量避免强制下岗。工会同时与学生会联合,发动舆论,并威胁要罢工及抗议。
运行评估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就很戏剧性了。就在校长星期一正式宣布学校进行运转评估的那个周五,突然宣布他将于八月底辞去校长职务,并于九月赴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任校长。这条消息使整个学校像炸了锅一样,人心惶惶。更为狗血的是,四月底又宣布因为校长在自家花园摔了一跤,无法上班,校长职务暂由原科研副校长代理。
重新回到评估话题。运转评估报告在四月底送交学校管理层后一周,代理校长和代理系主任进行了面谈,主要是谈人事问题。同时,新设岗位也向所有员工公布。之后,代理系主任与少数几位几乎肯定不会被重新聘用的同事进行了个别沟通,劝说他们选择提前自愿下岗。
六月初的提前自愿下岗截止日期过后,评估委员会被告知有四人递交了提前自愿下岗的申请,而学校已经批准了其中三人。再加上期间系里原有的一位教员(teaching tutor)已经辞职,几乎已经不需要有人强制下岗。因此代理系主任又与学校进行了沟通,希望不要批准第四个提前自愿下岗的申请,以满足下学期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这次与校方沟通后,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开始渐渐乐观了。
到六月十日左右,评估委员会在征求全系教工后,正式向校方提出了新的研究管理结构和解决教学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案。六月底,学校正式宣布计算机系除了被批准自动下岗的教师外,所有其他人的工作岗位已经解除下岗威胁(de-risked),不再需要重新申请上岗,而且九月份将再新聘两位讲师(Lecturer)。新的组织结构将于八月一日起生效。为期三个半月的运转评估正式结束。
从这次第一次亲身经历英国高校的运转评估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一是英国高校的职位即使转成永久之后(permanent)还是有可能被下岗,主要是通过院系合并或关闭以及运转评估的方式。二是运转评估中,除了你的工作业绩外,以往的工作态度及与同事的相处情况也可能会决定你是否被下岗。最后,英国大学的工会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还是非常得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