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农村中学师资比城市好?
“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中学的师资并不比城市中学差,甚至可能要更好”。有这样的事情?谁说的?确实有人这样说,而且来头大的很。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日前在光明日报上论述“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何上不去”的原因时就是这样说的。为了不只引一句话而错误理解秦院长的意思,我把他这段话全部引出: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中学的师资并不比城市中学差,甚至可能要更好。原因很简单,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以及大批知识分子被下放劳动,许多人就此成为当地农村学校的教师,为当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秦春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何上不去》,2015年9月8日《光明日报》)
我们家乡有句土话,让人说话时“下巴托托牢”,就是不能信口开合,以至于“下巴”掉了下来。我不知道这位秦院长的年龄和经历,只是吃惊于他对中国当代历史知识竟然如此无知。
众所周知,上山下乡的“一大批知识青年”大多是没有完成中学学习的,其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毕业。他们搞了几年革命,又种了几年地,由他们做教师,其平均水平怎么也不会比城市中学教师的水平高。须知,城市的高中教师大多数是本科毕业,差一点的也是大专毕业。这里还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逻辑,这些没有毕业或刚毕业的中学生,其平均水平就超过了他们的老师。何况,“大批知识青年”下乡是在1968年12月开始的(1968年12月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他们到农村是去种地的,让他们中间的少数人做教师已经是较后几年的事情,而在1978年,知识青年基本上就都返城了。那做教师的,多说也就做了五六年(不排除个别情况)。同样,“大批知识分子被下放劳动”,从下放到落实政策返城,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年份。就这样的短短的几年里,这两类人怎么能够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中学的师资并不比城市中学差,甚至可能要更好”的大好局面?对于秦院长认为“很简单”的原因,我实在是难以理解。
鄙人不才,忝为“知识分子”的我(那时候都是接受再教育的,所以敢于这样大胆自称)70年代的时候也在农村工作过几年,我可知道那时候我们附近的农村中学的师资水平远远不及县城中学,更不要与大城市相比了。
如果是一般的什么人写了一个博客,这样随口说说还可以理解,堂堂“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在《光明日报》这样的大报上发表文章能够这样不负责任地说我们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的高论,实在是让人很吃惊。那可是我们中国第一号的大学的“考试研究院院长”啊!既然在教师节前说到了师资问题,我倒是真的很替北京大学担心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