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疾病与儿歌

已有 5648 次阅读 2012-8-4 07:56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疾病, 儿歌, 癞痢, 秃子, 麻子

疾病与儿歌,放在一起似乎有点不伦不类。疾病是丑恶的,谁都避之不及。儿歌是美好的,想起自己儿时唱过的歌谣,无论什么人,都会精神愉快,仿佛年轻了许多。

但是,儿歌里确实提到过多种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有些疾病已经消灭或已近消灭,我们在古老的儿歌中却常常提起它们。

这其中之一便是“癞痢”。癞痢是一种头癣,就是黄癣,又称秃疮,其结果是不长头发,形成“癞痢头”即北方人所称的“秃子”。由于过去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癞痢头”特别多,所以无论南北方,嘲讽癞痢头或秃子的儿歌都特别多。下面三首古老的儿歌引自上世纪20-30年代顾颉刚等先生收集、编撰的《吴歌》,我小时候还在诵唱。为了便于非吴语区的读者,我加了一点注释。

癞痢癞,偷鸡杀,偷仔鸡来摆拉1甏里杀。刀末钝,鸡末叫,癞痢急得双脚跳,癞痢家主婆2哈哈笑。”(1.摆拉,放在、摆在。2.家主婆,老婆。)

癞痢癞得强横,背心1上掼2只洋箱。洋箱里囥3副锣鼓家生4,拿出来敲敲白相,癞冬癞冬腔5”(1. 背心,即后背。2.掼,此处可理解为背着。3.囥,藏也,音kang4.家生,家什。5. 癞冬癞冬腔,像声词,敲锣鼓之声又带着一个“癞”。)

一癞痢生病,二癞痢张1病,三癞痢说‘请郎中’,四癞痢说‘好哉’,五癞痢说‘死脱哉’,六癞痢说‘啥个棺材’,七癞痢说‘屎坑板’,八癞痢说‘啥个钉’,九癞痢说‘毛竹钉’,十癞痢说‘钉杀俚个2癞虫筋3’。啥人哭,蚊子哭。蚊子哪亨4哭,嗡里嗡里哭。啥人敲木鱼,老孵鸡5敲木鱼。老孵鸡哪亨敲木鱼,咯咯咯咯敲木鱼。啥人扛6棺材,长脚蚂蚁扛棺材。‘吭嚯,吭嚯’7”(1. 张,看、望。2. 俚个,他的。3.癞虫筋,癞痢头的根源。4.哪亨,怎样。5.老孵鸡,老母鸡。6. 扛,抬。7.‘吭嚯,吭嚯’,音hanghohangho,扛棺材时吆喝声。)

再说一首略微“近代”一点的:

癞痢癞冬腔,开爿1电灯厂2。电灯开勿亮,癞痢吃赔账。”(1.爿,量词,用于商店、工厂等,此处可翻译为普通话的“一家”。2. 电灯厂,发电厂。)

更有一首大概是解放以后小朋友自己创作的,还配上了当时流行的一个乐谱(绿色音符表示低音,红色音符表示高音):

: 6  6 1  6 5 6  6 1   6 53  5  3  2 2 1 6 -

  癞 痢头  癞壳  癞 痢头  癞壳, 嘸 不 铜 钿   看癞 壳。

 

6 2 2 2 2 3 5 - 3 5 3 2 2  1 6 -:

 人民政府   照顾他,   拨他铜钿  看 癞 壳。

(注:癞壳,即癞痢头,癞痢之头。嘸不,没有。铜钿,钱。看,看病。拨他,给他。)

那时候,还有一种游戏卡片,共六种式样:癞痢、洋枪、老虎、小孩、公鸡、蜜蜂。依次相克。癞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抓公鸡,公鸡吃蜜蜂,蜜蜂叮癞痢,一物降一物。两个人游戏,每人出一张画片,降住的被吃,不相干的拿回重出。

过去另一种常见的可怕疾病是天花,天花是要死人的,幸而不死,便变成了麻子,即麻脸。现在天花已经被消灭,所以看不大见麻子了。但是,过去出天花的不少,从而麻子相当多。这样,在旧的儿歌中,嘲讽麻子的真不少。略举几例,亦引自《吴歌》,许多人当年都会诵唱:

小麻子,吃粽子,打碎一只小盆子。拾到一粒西瓜子,炒炒一镬子1,撒撒2一裤子。阳澄湖里去汏3裤子,碰着一个洋鬼子,一打打子三棍子。”(1.镬子,锅。2. 撒,拉屎之拉。3. 汏,洗。)

麻子麻,采枇杷,枇杷树上有条蛇,吓得麻子颠倒爬。

麻子麻鼻头,夜壶里滚绣球。绣球‘刮答’1,麻子吓杀。”(1.‘刮答’,破裂之声。)

鸡啄西瓜皮,翻转石榴皮,雨点落勒1灰堆里,钉鞋2踏烂泥。”(1.落勒,落在。2.钉鞋,旧时无胶鞋,下雨天可穿相当于木屐的有木制齿钉的所谓钉鞋。)

过去的儿歌之中经常嘲讽还有驼子(驼背)等。不过,所有这类儿歌,在解放以后编辑的书籍里,就不打容易见到了。大概认为这类儿歌不健康,会对小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其实,儿歌是比“下里巴人”更加等而下之的通俗艺术。其创造者往往就是没有读过书的家庭妇女,其用途往往就是用好听的语音逗引小孩子玩,或者让孩子知道一些事物。但是,儿歌是在一定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下产生的,它必定带着当时社会生活的印记。像癞痢头、麻子、驼子之类有因疾病而产生的身体缺陷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今天,像癞痢头、麻子、驼子之类的人物基本上消失了,我相信,今天要向一个小孩子去解释什么是麻子真要费一点劲,所以,这类儿歌的消失是必然的。书上的这类东西不过是“立此存照”,从中人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变化,感觉到社会的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98855.html

上一篇:后人将怎么写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
下一篇:三个苏州小考
收藏 IP: 218.56.1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