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方和圆——也说筷子 精选

已有 12332 次阅读 2012-7-1 09:17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印度, 韩国, 筷子, 天圆地方, 铜钱

昨日,看到科学网徐耀先生说筷子的文章。他把筷子的圆头和方尾的好处讲得很详细,而且很有趣地说出了天圆地方的一番大道理。我也想通过筷子说几句方和圆。

我想,最早的筷子大概都是圆柱形的,就是两根竹枝而已。中国很有名的天竺筷,应该是这种筷子的正宗后裔。(提起天竺筷,有些年轻的朋友可能会以为与印度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天竺这个名字就是印度的古音译。天竺筷出自杭州,就是取自杭州郊区山上一种细的箬竹的茎。西湖边上的上中下三天竺是佛教圣地,来此烧香拜佛的作为“旅游纪念品”而已。)古人用这两根竹枝,可以在锅里搅拌,可以夹起食品。那时候,筷子被称为“箸”,后来也被写为“筯”(注意,不是筋,竹字头底下一个助)。

最早,中国人吃饭也用手抓。《礼记·曲礼上》:“共饭不泽手”。孔颖达疏:“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洁净,不得临时始捼莎手乃食,恐为人秽也”。《礼记·曲礼上》还说:“飯黍毋以箸”孔颖达疏:“飯黍无用箸,当用匕”(饭,动词,匕就是匙,调羹)。大庭广众之下用筷子往嘴里扒小米粒不雅,夹又不好夹,因此,“当用匕”。到了汉代,吃饭,至少在自己家吃饭,是用“箸”了,所以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箸:“箸,飯攲也。从竹者聲”。段玉裁注:“攲者倾侧也,箸必倾侧用之”。

当然,后来这箸就不一定都是竹枝了。古人传说商纣用“象箸”,那大概就是现在的象牙筷子了。做筷子用得最多的材料应该还是竹木。木材需要用大块的锯开。竹也不一定是竹枝了,因为像竹枝未免粗糙,而如天竺筷所用的箬竹毕竟不是到处都有。那就是用毛竹,毛竹也要劈开。这样,不管什么材料,无论是竹是木,都是要由粗裁细,由大变小。加工的过程中,必定的先裁成方的,做出一条条的方细条。而筷子头当是圆的好用。古人都是手工制作,把一半削成圆的,总比把全部削成圆的省事,而且头圆尾方的也很好用。于是,为了加工的方便,就出现了头圆尾方的筷子。

当然,首尾都是圆的筷子也还有,除了上面说的天竺筷之外,我也见过首尾皆圆的银质筷子,较小。过去有些小户人家送礼,比如给干儿子送年夜饭,有碗筷,往往就用银质筷子。首尾皆圆的筷子较省银子,这种筷子并不真正的用来吃饭。我还见过首尾皆圆而头很尖的铁筷子,夹木炭的,没有方尾是为了减轻重量。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韩国的不锈钢筷子不但没有方尾,而且是扁的,就是为了减轻重量而拿在手中不觉得特别细。

但是总的说来,我们现在用的竹木圆头方尾的筷子占了绝对多数。但是圆头方尾是为加工的方便而形成的,而不是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指导的结果。

这令人想起来铜钱。铜钱外缘圆而内有方孔。为什么孔是方的?为了加工的方便。在古代,铜钱是铸出来的,铸出的铜钱边缘总有许多毛刺。需要去除毛刺,最后要挫光滑。一个一个的挫,当然效率太低,把铜钱用棍棒串起来,许多个铜钱一起挫,效率就高了。这样,铜钱中间的孔必须是方的,圆孔是会转动的,无法挫。考古工作者也找到了串钱的串子,这样,外圆内放的铜钱也是加工的需要。但是,铜钱也被赋予了天圆地方思想,而且说是天圆地方的产物。

总之,筷子、铜钱中的方和圆,都是生产加工方便的产物。所谓天圆地方的思想是后加进去的,而并不是这些方圆是天圆地方思想指导的产物。

天圆地方从宇宙观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称道之处。不过,如果赋予它一些伦理道德的观念,例如,人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要圆通而内心要方正,这样,说一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正如《周易》本来是卜筮所用,但是,历代儒者赋予了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但是,如果因为《周易》中被注入了一些略有积极意义的伦理道德观念而对卜筮顶礼膜拜,这就走错了道。同样,我们说天圆地方之类的事情时,也一定注意,这仅仅是看中了里面尚有一点积极的伦理道德的比喻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87723.html

上一篇: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下一篇:老家门口
收藏 IP: 218.56.199.*| 热度|

17 李延谦 李学宽 吕喆 叶威源 陈国文 鲍得海 赵东雅 徐建良 柏舟 余昕 徐耀 唐常杰 朱晓刚 张华容 MassSpec1688 rebifox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