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理科教师讲课“从一而终”好不好?——杂说课堂教学(4) 精选

已有 5508 次阅读 2023-5-31 08:20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理科教师讲课“从一而终”好不好?——杂说课堂教学(4)

标题上的“从一而终”在这里是一个借用的词,是说一个人一开始教某一门课,以后就一直教下去,教到退休,一辈子就教这一门课。

那句话的主语本来想写大学教师,后来想想这个范围太大了一点,毕竟我对人文学科、工科、农科和医科的情况不了解,不能乱说,略为了解一点的还是理科,所以只说理科。至于对其他那些学科是否适用,应当由了解那些学科的朋友去说。

在19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向苏联学习的。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的大学分为各系,系底下就是“教研室”,教师都分属各个教研室。

从语法上分析,教研室应当是一个简称,但是却具有二义性,到底是教学研究还是教学和研究呢?在各地(比如各区县)的教育局下过去也都是有教研室的,那里应当是教学研究;在大学的教研室则似乎应当是教学和研究的意思,不过在汉语中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全称是什么。

当时大学的教研室一般是以二级学科的名称设立的,也就是说,它是对这个二级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拿化学学科来说,化学系一般都设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教研室。在化学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包括物质结构即如今的结构化学)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四门基础课,即所谓四大化学,各由相关的教研室负责。每个教研室还负责本专业的各门专业课。有的专业下面还分成若干“专门化”,还有各自的专门化课程。

那时候,一个教师被分在哪一个教研室,他就教这个专业的课程,研究这个专业的业务,一般来说,他很有可能就会在这个教研室工作一辈子。

到了1990年代,各高校似乎都开始改变了内部机构的名称,不再称呼为教研室,而改为某某研究所或某某研究中心。名称虽然五花八门,似乎不一定是二级学科的名称,但是实质仍然与教研室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教学在教师工作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由于分配制度上开始“记工分”,按“工分”分发奖酬金,而“工分”的值严重倾向于“科研”,过去很多人不大做学术研究,教一门课混日子的人比较多,在那以后不做“科研”的人日子就不大好过了,但是所有的人教书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不管怎么说吧,如今的教师基本上仍然是在当初教研室的“框框”里生活和工作,虽然名称已经变化了,对教学的态度也不大一样。在教研室这样的框框里,许多人在教学上就是从一而终,一辈子就讲一门课。

如今的学术研究,一个人能够深入的领域是很窄的,不窄已经很难深入。但是,这个窄并不都只是在前人确定的学科框界中,而常常是学科的交叉处,因而研究者往往需要有更宽阔的眼界。

我们现在做学术研究,论文的数量已经可以说“不计其数”了,除去那些抄袭的作假的,正经论文的数量也是真的非常庞大。但是,真正有大的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仍然少之又少。打一个比方,开山打石料,用镐头敲石头,敲出来无数个点,没有开采出多少正经的石料,只是打下来许许多多石渣而已。

科研只是小打小闹,少有大的成就,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致使急功近利,只做短平快的等等,大家都已经说了不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说得不够多,那就是研究者的功力不够。

功力不够,当然难有大的成就。即使想做好的工作,没有高明的学术功力,不急功近利,那也做不出来。

功力从哪里来?要有天赋,要有从小到大的良好学习经历和学习环境,有优秀的导师,也要有好的工作积累和工作环境。也就是说,这功力一方面要在好的环境下学习而得,更需要自己在工作中修炼。

讲课教书,实际上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大学里学习了一门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好像觉得学得不错,到了要讲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还差得很远。几乎还要下加倍甚至加几倍的功夫才能马马虎虎去讲好一门课。

多讲一门课,是多增加了一门课程的见识,对于扩充自己的学术功力,极有好处。

现在我们研究者的学术知识往往囿于一个二级学科,也就是这个“教研室”所属的学科,因为他从学校毕业进到一个单位,就在属于这个二级学科的小单位。而我们研究的问题却不一定只与一个二级学科有关。举一个例子,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两个二级学科,但是许多化学问题就是同时与这两个二级学科有关。

如果一个人只是囿于他所在的那个二级学科的学问,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技能基本上不熟悉,他的学术功力也很难提高。当然,只要肯勤恳地工作,敲一些小石块下来是没有问题的,要能够开采出大石料就难了。大概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

有人会说,一个人一辈子教一门基础课,不是能够钻研得更加深入吗?我想,现在的基础课基本上都是比较经典的知识,教得时间久了,如果比较用心,教得很熟练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深入就难说了。如果教几年另外的课程,再回来教这门课程可能将有另外的感觉和新的体会。多教几门课程,在作学术研究的时候,我相信也会有新的视点。

现在人们常常提到文理不能分家,学理工的要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学文的要学习一点科学常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一级学科之内,不同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于学科的创新,恐怕更加重要。

人才的结构也是金字塔型的,我们需要把基底做得更厚实,塔尖才能够更高。

为此,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变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89987.html

上一篇:杂说课堂教学(3)教书也有技巧
下一篇:杂说“家”
收藏 IP: 119.162.63.*| 热度|

21 尤明庆 晏成和 刁承泰 苏德辰 王帅 贾玉玺 陈万浩 吴斌 武夷山 王涛 周忠浩 李斐 郑永军 王安良 李陶 梁洪泽 郁志勇 钟定胜 宁利中 杨正瓴 李振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