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遗矢”的问题(1)问题在哪里?
本来标题还应当说的更加直接了当一点,但是这毕竟是文章标题,太污人眼睛总不大好。此事有关人的健康,照生物学上的语汇,应当用“排遗”,但是,那样太正式,本文又不是科学论文。倘若照着如今网上的风气,用“便便”,又太矫情,不像老头儿说的话。最后想来想去,就用“遗矢”吧,古人用过,大人物也用过,我也跟着用一下。
民以食为天,吃饭自然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几千年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一直是国家管理者最关心的大事,也是一桩难事。直到近二三十年来,一方面是借了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光,另一方面是托了改革开放政策的福,我们总算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不再为没有东西填饱肚子而苦恼。但是,天下的事情不光是吃。俗话所说的“吃喝拉撒”,都是大事。人们不能光吃喝、不拉撒。所以,吃是天大的事,拉也应当说是天大的事情。很多人的健康危险,并不在“进口处”,而是在“出口处”。所以,许多人关心本文要说的事情甚于吃饭,每天不解决此问题,一整天的日子都不好过,解决了,才一身轻松。
进口的问题比较好办,只要有食品,随时随地多多少少总能够吃一点进去。出口的问题就比较难办,不是想做就能够做的。我们只听说有人相约一起吃饭,开宴会,即使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相约一起“遗矢”、开那样的party的。除了气味不好之外,主要是那事情并不是随时可以做、那东西不是随时可以拿得出来的。这是我们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一般人都以为,排出来的东西是食物转化而来的,即所谓五谷轮回所得。这样的理解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好像今天排出来的东西就是昨天吃进去的食物变化而得。当然,从原则上说,排出来的物质一定是过去的食物转化而得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其过程非常复杂。在粪便中,大概三分之二是水分。而三分之一的固态物质中,有无法消化、不能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未被吸收的脂肪等,也有从消化道脱落下来的粘膜残片(那是不知什么时候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的),而含量最多的恐怕就是细菌(有时可达总量的一半)。
我们的粪便之中,除水分之外最多的东西是细菌,这一点,恐怕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实际上,在我们的大肠之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也可以说是细菌吧。有人对细菌有一种恐惧感,其实是一种误会。细菌并不一定是致病菌,大多数肠道细菌并不致病,相反,对人体健康还有益,甚至有重要的益处。一般人的肠道中存在1到1.5公斤的细菌。有时候它们的重量甚至超过了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肝脏。
众所周知,摄入的食物经口腔咀嚼、胃的酸化和碾磨之后,成为食糜,进入小肠,在肝脏、胰脏以及小肠分泌出来的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水解成为氨基酸、脂肪水解为脂肪酸、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这些水解产物大多被小肠吸收。这样,在经历了小肠内的漫漫路程之后,进入大肠的这些含有食物残渣的食糜就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
肠道微生物分泌出各种酶,对于残渣中的纤维素、剩余的脂肪、蛋白质(从小肠和上面的消化的脱落下来的组织等)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发酵),把分解得到的产物,作为它们的食物。这些发酵的产物,也有些是能够被我们再吸收的,例如一些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在得到丰富的营养之后,肠道微生物本身就迅速地分裂繁殖,当然也大量地死亡。
剩余的食糜残渣、消化道的脱落物、各种分泌液以及大量的细菌,在大肠蠕动的作用下,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不断被吸取水分、逐渐变得粘稠、干燥,最后形成粪便。当然,发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气体,再加上我们吞咽时进入的空气,肠道内总还存在一些气体。这些气体的成分除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之外,有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硫化氢等。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粪便和肠道气体不会随便排出,平时也没有这样的欲望,当产生排便或排气的欲望时,我们对于粪便和气体的排出也是可控制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一下我们身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肠的下段回肠将食糜推入位于人体腹部右下部(在面对我们的图上则是左下部)的盲肠上端,进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经乙状结肠,进入直肠而经肛门排出。
粪便形成后,由于结肠蠕动,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在进食后或腹压增高后往往引起结肠总蠕动,推进速度增加,把乙状结肠内存有的粪便推进直肠内,当蓄积足够数量时由于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而引起排便反射。
所谓排便反射,就是当粪便充满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发出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便意。如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即发出冲动使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就可以开始排便了。
剩下的事情,我们所有的人都很熟悉了,那就是深呼吸然后闭气,用力。为什么要闭气用力,甚至如北京土话所说“拉屎攥拳头”?闭气,才能够增加胸腔压力,使隔肌下降、腹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力,促进粪便排出体外。
而正是这样的闭气用力,会使得血压上升,弄得不好,就会产生很大的麻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
那么,不闭气,打开声门,行不行呢?大概是不行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肛门有两重很强大的括约肌(如果平时就很松弛,肛门里不断有东西排出来,那后果是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的),即使在大脑控制下,括约肌松弛了,如果胸腔压力不增加,隔膜不好下降,腹部压力不大,也很难排便。我们见过许多喜欢唱歌的人,只要可能,他就唱歌,但是,我们没有见过唱着歌轻松排便的人。
人们说,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我们仿此可以说,用力不到,粪便照例不会自己排掉。
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文章说,排便不要闭气过于用力,话说不错,但是,问题是如果粪便比较干硬,数量又不很多,不大用力就不能完成排便。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得粪便数量增加,而品质柔软润湿。
有人认为,既然要想使粪便润湿,我就多喝水。但是,恐怕不会有很大的效果。一般的情况是,粪便的干燥并不是由于肠道缺水。食糜残液进入大肠时都是“稀里咣当”的。喝多少水进去,最后总是被吸收后从肾脏、膀胱由尿道排出,与排便没有多少关系,除了人到了极度缺水的程度之外。
有人认为,多喝进去一点油,不就可以起润滑作用了?极端缺乏脂肪,确实可以使粪便干结,但是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情况下,即使脂肪摄入略多一点,也会被肠道消化吸收。除非一次食用特别多的脂肪,但是,这样的事情绝非长远之计。经常使用太多的脂肪,对人体的危害大家都很清楚。当然,除了食用的脂肪人们不能吸收,那样的脂肪就不是食品而是药物了,例如蓖麻油,它的结构与一般食用油不同,它含有的脂肪酸是人类无法吸收的,所以它是泻药,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危害。
又有人认为,蜂蜜的外形与脂肪有几分相似,大概也能够使粪便软润。外形的相似与实质的相似是两件事情。蜂蜜的成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单糖(葡萄糖和果糖),进了肠道很快就能够被吸收,哪里能够到达大肠去使得粪便软润?对于过去摄入能量严重不足或消化功能极差的人,食用蜂蜜自然能够增加能量,这就是所谓滋补。现在的大多数人是唯恐能量摄入过多。
要使得粪便数量增加,而品质柔软润湿,从而使得排便不过于困难,有没有什么根本的办法?当然有,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意思是要找到产生问题的源头。要使粪便含水量不太少,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让粪便在肠道中存留的时间太长,这就需要大肠的蠕动加快一些。要使粪便的数量增加,还是要分析粪便的成分,粪便中的最多的物质,一个是残留的纤维,一个是大量的细菌,就要想办法增加这两种东西。到底如何能够使得大肠蠕动加快、使得粪便数量增加,“下回分解”吧!
(图片引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