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姓氏——兼说中国人取外国姓

已有 11424 次阅读 2017-9-8 09:00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婚姻, 李约瑟, 姓氏, Y染色体

杂说姓氏——兼说中国人取外国姓

最近,一位美国的华裔女演员改掉了她的中国姓氏,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点小小的波澜。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姓,从小就知道自己姓什么。什么是姓?虽然对于现在的姓,借用外国人的办法来说明也并不困难,即是一个“家族的名称”(family name),但是,真的说清楚姓的来源,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现在使用的姓,正式的称呼应当是“姓氏”。国家公布一些重要的名单,就往往说“以姓氏笔画为序”,这就是用的正式的称呼。但是,真的要较起真来,姓和氏还并不相同。

姓是什么?

最早,姓是一个部族的称呼。在古代,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谓部族,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的家族。这个部族的成员多多少少是有血缘关系的,也就是说,所有的部族成员都是某一个人的后代。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知道,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生育出的后代,往往不能健康成长。于是,需要到别的部族去“取”来女人,于是,部族就需要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是姓。一个部族可分成不同的家族,这些家族都同姓。同姓的家族便不能通婚,所以,姓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区分能不能通婚。所以古人说“姓,所以别婚姻(姓是用以区分能不能婚姻的)”。

氏是什么?

氏是同一家族中,表示不同支系的称呼。姓与氏的区别,在周代分得比较清楚。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不同的支系要有自己的称呼。在一国里,长子继承君位,称宗子,而次子和其他子嗣就还要分出去,称别子。别子有时候就代表一个分支,比如,周代的鲁国,是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地,周王是姬姓,所以,鲁国国君也姓姬,但是这分出来的一支是鲁,也就是姬姓的一个分支,称为鲁氏。这是一种情况,即诸侯以封国为氏。

有时候,别子名字,也可以作为这个家族分支的标志,也称为“氏”。

比如,我们看《论语》,孔子常常批评一个“季氏”。那要从鲁桓公说起,鲁桓公四个儿子,长子继承君位,史称鲁庄公,三个别子,分别是庆父(字仲)、牙(字叔)和友(字季)。这三位的后代,便分别是仲孙氏(也称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季孙氏也常常被简称为季氏。他们当然仍然都是姬姓。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宋国是子姓,所以,孔子姓“子”(这与“孔子”中的“子”字没有关系,只是巧合)。其六世祖公孙嘉字孔父,所以,孔子便以孔为氏。《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卿大夫除了上面所说以某一位先人的名字为氏,也往往以封地为姓。如,屈原的祖上王子瑕(楚武王之子)被封在“屈”,他和他的子孙就以屈为氏。当然,他们仍然与楚国同姓,即姓芈。

又如想出“假途灭虢”办法的晋国贵族荀息,就是因封地在“荀”因而以荀为氏。他的不少子孙在晋国很有名气,其中荀首又被封在“知邑”(古“知”“智”相通)从而开创了“知氏”(智氏),最后被赵、韩、魏三家在晋阳之战中所灭掉的就是这个知氏的后人知瑶。

也有以居住地为氏的,如百里奚,南宫敬叔(鲁国贵族),东门襄仲(鲁国贵族)等等。

也有的以官职名为氏,如司马牛(孔子弟子),乐正克(孟子的学生),祝鮀(卫国人,《论语》“不有祝鮀之佞”之句)等等。

历史上称呼先秦的男人,决不能像后代一样的称姓名。男人只称氏加名,如屈原,屈氏名原;孔丘,孔氏名丘等等。如文艺作品中那样称呼周武王为姬发、周公旦为姬旦等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但是,历史上称呼女子却称姓,与现在不同的是,姓放在称呼的后面。如历史上有名的文姜、哀姜,都是齐国国君的女儿,齐国为姜姓;季芈,是楚国国君的女儿;伯赢,是秦国的公主等等。由于同姓不通婚,所以,女子的姓往往比名还重要。鲁昭公娶吴国的宗室女子,但是,吴、鲁同姓,都姓姬,按照礼法是不能通婚的,为了掩盖这个违反礼制的事情,鲁国方面把这位吴国女子称为吴孟子,就好象姓孟一样。《论语》中记载了这件事,孔子说鲁昭公是知礼的,从而被人批评,最后孔子作自我批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有人说是孔子为国君讳,是不得已的,这本身就是礼)。

正因为姓对于女子是这样重要,它标明女子出自什么部族,从而起到“别婚姻”的作用,所以,“姓”这个字是女字旁。古人解释为“女生”即女子出生之所在是有道理的。姚、妫、姬、嬴、姒等古姓带有女字旁也就容易解释了。有人从意识形态出发,硬要解释为所谓“母系”社会的遗存,是站不住脚的猜测。姓本身就是男子主导下的结果,其背后的科学基础是Y染色体的遗传性。

总之,正如古人所说,“姓所以别婚姻”,更多的是考虑人的自然属性,“氏所以别贵贱”,更多的考虑人的社会属性。氏是姓的分支,其来历比较复杂。

到了汉代,姓氏就不分了,实际上汉代以后的所谓姓,大都指的是氏,所以就径称姓氏。

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姓氏。更由于因战乱、政治迫害、经济原因等引起的改姓、冒姓、收养、入赘等,姓氏的生物学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但是,其中仍然保留着巨大的生物学信息,对于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我们的法律规定,子女的姓氏可以随父也可以随母,这在男女平等的社会进步的意义上,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对于保留姓氏的生物学信息来说,却无疑是增加了混乱的程度。

又说到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在用外文表示自己的姓氏,是不是一定要保留原有的姓氏发音。我看这个问题应该灵活对待。

我们生活在中国,用汉字表示我们的姓氏,这是一个传统。但是,到了国外用外语表示姓氏,并不一定要保留发音。到了日本,还写汉字,就不是保留发音了。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自己应该可以决定我们姓氏的外语写法,这是一个姓名权的问题。

另外,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是应当有一点古人所说“己所弗欲,勿施于人”的人文情怀。

我们读外国人的姓氏,那些辅音连着辅音的读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不是很习惯。那么长长的一大串汉字组成的姓氏,也实在令人头疼。记得学习“高等数学”的时候,书上一位俄国人的姓氏命名的公式,奥斯特洛格拉得斯基公式,不好读,不好写,恨不得让他改一个姓氏。那些到中国生活的洋人,有不少也确实取了一个汉名。远一点的有Giuseppe Castiglione,取名郎世宁,我们觉得很好,比读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顺口得多,略近一点的有Joseph Needham改称李约瑟,大家都觉得好。没有一个中国人谴责他们“忘记了祖宗”(他们也是有祖宗的)。

那些外国人读我们的姓氏发音,其实也是别扭的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很多音他们也发不出来,觉得稀奇古怪。推己及人,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到外国去,改称一个当地人能够顺利读出,觉得好听悦耳的姓氏,便于与当地人们的交流,并没有什么不好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关部门不应当什么都弄得“标准化”,一刀切,特别在立法(包括制定“条例”)的时候,还是应该谨慎一点,考虑得更加周全一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74849.html

上一篇:易和昜
下一篇:“交规式学术不端惩处体系”是什么意思?
收藏 IP: 39.78.104.*| 热度|

28 徐令予 李颖业 吴炬 樊采薇 信忠保 宁利中 尤明庆 董焱章 杨正瓴 鲍海飞 王毅翔 武夷山 朱晓刚 侯成亚 李毅伟 张晓良 章雨旭 郑永军 曹石鼓 王府民 白图格吉扎布 xiyouxiyou xlsd zxk730 jlx1969 chenhuansheng neilcha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