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亲历60年代的数学竞赛——兼说教育的急功近利 精选

已有 11012 次阅读 2017-4-14 08:37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贫困, 数学竞赛, 经济和社会发展

亲历60年代的数学竞赛——兼说教育的急功近利

现在提起来奥数和中小学的各种学科竞赛,是很受人们争议的。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则完全没有像现在这样各方面的议论。

众所周知,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初期,我们曾经经历过骇人听闻的所谓三年困难时期。到了1962年,情况终于有了好转,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开始恢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步高涨。华罗庚先生在1962年到我读书的学校——苏州高级中学来做报告。我们在操场上听华先生讲他自己的经历,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这使我们这些中学生很受些鼓舞,增加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知道数学竞赛这个事情是到了1963年,当时并不称奥林匹克,就称“中学生数学竞赛”。北京、上海在1962年都举行了中学生数学竞赛,于是,我读书的苏州,在1963年也要举行数学竞赛。那一年,我读高二,苏州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也只限于高二的学生参加。

数学竞赛是一个新鲜事,我们学生也不知道要赛些什么。暑假前,学校发给我们一本小册子,连封皮16页,总共收集了130道题。让我们利用暑假自己做一点练习。

我在暑假里面也老老实实地做了一些题,那些习题大概能够做出来一大半。因为现在我看在大多数题号前都打了一个对勾,那些题好像略微简单一点,在另外一些题号上作了三角或其他一些记号,大概是当时不知道怎么做或不知道做得对不对的。——现在当然更做不出来了,都觉得无处着手,也完全没有了做这些题目的兴趣,这大概是大脑老化的表现。

那时候,我和我的同学们大概没有人把做这样的题目当作额外的负担。只是没有事情做的时候拿出来消遣一下罢了。——顺便说一下,我也完全没有现在高中生的什么高考倒计时,自己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家长更是不管这些事情的。

暑假过后的某一天的下午举行了数学竞赛,赛场并没有设在我的母校苏高中(就是现在的苏州中学)比赛,而是在苏州大公园附近的“市一中”。我班大概有十来个同学参加了竞赛。竞赛分成第一试和第二试,第一试主要是基础性的题目,第二试更加灵活一些。做完题,各人回家。无论是竞赛前后,老师都不大管这件事情。竞赛前没有辅导,竞赛后也没有分析竞赛试题。

在我印象中,我班的两位同学分别得到了第一试的第二名和第二试的第一名。当然,我名落孙山。不过,当时这好像并没有多少挫折感。对于竞赛的胜利者,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策优待,学校好像也没有对此有什么大的宣传。也很巧,第二年高考过后,我班这两位得奖的同学与我都考上了中科大,有一位甚至到了中科大与我仍然是同班同学。当时中科大在北京,每年只在全国范围内招收600来名学生,所以像我们这种情况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记得好像也正是在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学校就分别举办了语文和数学的兴趣小组。我记得我班有大概十来个人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全校总共100来个人,在学校的阶梯教室,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请一位数学老师来做一个讲座。来讲的老师都是学校水平最高的老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是课本上的内容更不是高考的复习,完全是“超纲”的内容,像运筹学、拓扑学之类的东西,当然,只是一些初步。这些东西与数学竞赛也没有关系。同样,语文小组大概也是这种与高考和竞赛无关的内容,我没有去参加过他们语文小组的活动,但是常常看他们发下来的油印的文言文讲义。那时候,语文教学中古文已经越来越不时兴了,课文中古文的比例比50年代减少了很多。我看他们发下来学习的古文,现在还记得有庄子的《养生主》,韩愈的《进学解》等,倒觉得蛮有兴趣的。

在高三年级举办这样的兴趣小组,所讲内容与高考全无关系,不要说在现在如同天方夜谭一样,即使是当时,在全国的学校中恐怕也少见。

那时候,还有英语的口语竞赛,只有少数人参加。总之,那时候的各种竞赛,都是学生玩玩的,得到的是荣誉,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功利性,与高考也都没有什么关系。

从1962年经济开始好转,各项工作从恢复到兴盛,时间不长,政治上就越来越极左。科学、文化等业务活动都被越来越高涨的政治斗争所替代,到1966年终于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切都置于混乱之中,一切正常的教育都烟消云散了。

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那几年的教育能够这样比较平缓而正常的进行呢?人们不像如今这样的急功近利呢?

那时候,人们普遍贫穷,而几乎每家都有多个孩子。大多数人家不要说无力将孩子培养到大学读书,能够进中学读书的也是少数。即使是城市里,许多人家的孩子都只读到小学毕业,就想办法谋生了。好不容易读到初中毕业的,也有很多人选择上中专或技工学校,以期早日能够自己谋生。年轻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日不要父母抚养,替家里省下一个人的饭钱(为什么说饭钱,不说生活费?那时候的饭钱几乎就是生活费)。做父母的期望也就是能把孩子养大,孩子能够有自己的饭碗,如此而已。再加上那时候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同年龄中能够读到大学包括大专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实在也困难的很。即使读大学,毕业后也是国家分配,天南海北,并不能够给家里很多经济上的帮助。子女读书优秀的,读到大学的也就是家长的一个光荣而已。因此,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子女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不要闯祸,不要留级,能够学到独立谋生的本领,如此而已。

人们不会对没有产生的愿望或极小几率事件发生忧虑。这样,那时候的中小学教育所经受的压力并不像现在这样大,基本上能够按照教育的规律按部就班地进行,好的学校、好的教师也就力争多教给学生一些科学文化知识(顺便说一句,民国的教育情况及社会背景实际上也与此相差不大)。因此,那时候的教育,是低水平上的正常教育。

在这一意义上,现在这样的急功近利,所有的人都“急吼吼”的,生怕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使得我们的教育确实产生许多问题,这恐怕是时代急剧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生怕被落下,说明还是有愿望也有可能不被落下。有愿望比没有愿望好,有可能比没有可能好。在这个意义上,它仍然表征着社会的进步

随着我们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各种工人的经济待遇,人们普遍能够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我相信,在经济发展到比较发达的水平之后,也就是我们也跻身于经济发达国家行列之时,也就是说,当教育已经不再成为人们摆脱贫困的手段之时,我们的教育就能够逐步走上正常发展道路搞好教育的出路,并不都在教育本身,更在于经济的发展和有关制度的改革。我们需要为此而努力,但这并不是教育一个领域的事情,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48789.html

上一篇:春城无处不飞花
下一篇:一个港字,与人类同进步
收藏 IP: 119.162.48.*| 热度|

29 武夷山 姬扬 刘得水 陈南晖 王毅翔 黄永焯 文克玲 迟延崑 强文丽 尤明庆 蔡小宁 周浙昆 李久煊 苏德辰 陆巍 蒋大和 李颖业 徐令予 赵建民 郑永军 梁洪泽 王安良 韦玉程 程学先 xlsd sunnyzhu ncepuztf zhyzh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