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校园里杨树林的春夏秋冬

已有 5487 次阅读 2016-12-6 08:41 |个人分类:我的回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草原, 春夏秋冬, 农场, 山大老校, 杨树林

校园里杨树林的春夏秋冬

小时候生活在南方的城市里,很少见到二三十米高的钻天的杨树。只是在《白杨礼赞》中读到了关于白杨树的文字,很有些被振奋精神的感觉: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后来到了北京读书才注意到华北平原上的杨树,当时最吸引我的特点除了高大之外,是树干上长着的一只只“眼睛”。后来到了沙漠、草原上的农场,搞“田地林网化”。一望无际的土地,被防护林分割成一块块五百公尺见方的田园,每十来行参天的大树组成林带,挡住了怒吼的狂风,不让风沙盖住我们的良田。记得快到夏天的时候,我们把那一根根只有一拃来长的杨树枝,密密麻麻地插在地里,像种地一样,育上秧苗,锄去杂草,几年工夫,树就成林了。从树干像锄杠那么粗就可以间下来换钱,边长边间,越长越大。队里盖房字所用的檩子,用的都是前些年种下的杨树。

山大老校一号楼西南面也有一片杨树林。我不知道那片树林是什么时候栽种的,印象中似乎我到这里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有了。林边上的树大概由于得到的阳光更多,所以长得更粗壮,胸径有六七十厘米。树木这东西,一开始看它长得很快,看着它噌噌往上长,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不显著了。记得我1979年我们在山大新校的宿舍楼后面种上的杨树,早就比六层的楼房高出许多了。有时候回去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树,总有一种“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想。但是老校的这片杨树林似乎不大变化,一年又一年,看它长叶又落叶,好像总是这副模样。在它北面路边的看上去年龄与它差不多的杨树上,学校都贴上了让学生刮风天不要再在树下停留的告示。看来它真的有些老了。

记得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寥寥几句话就生动地勾画出琅琊山的一年四季。我可没有那样描写的功力,那就用现代人的办法,贴上几张老校杨树林的照片吧。

初春的校园是寂静的,学生们都还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过节呢。杨树枝头的花芽像毛笔的笔头一样,一天天膨大了。

开学一段时间了,天气也慢慢地暖和起来。似乎在一个夜晚,所有的杨树都吐出来深色的树挂,那是它们的花。整个树林的上空黑乎乎的,挡住了蓝天。

树挂落尽,等着它发芽,有点心焦。终于,树叶长出来了。校园里一片鸟语花香。学生也开始走出教室,到树林里看书学习。


春天总是短暂的。不几天过后,花落了,树叶大了,校园的色彩变成了一片翠绿。


我喜欢夏天。在大树的阴影下散步,出透了汗,回到家,温水下洗个澡,浑身都舒服。可是,喜欢的东西却总觉得长不了,夏天总是很快就过去了,又要穿上一层层的衣服。秋风一起,树叶就哗哗地掉下来。

刚掉下来的时候,树叶还是绿的,几天过后就变成了枯黄的。树林里的石桌、石凳上,再也见不到那些用功的学子了。

济南的冬天是干旱的,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都不大。杨树林里静悄悄,学生们又回家了。在寒风中,杨树林的花芽仍然在悄悄的变大,等待它的春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18949.html

上一篇:闲说“主”义
下一篇:古代的武将是什么体形?
收藏 IP: 60.216.168.*| 热度|

5 鲍海飞 徐令予 尤明庆 刘光银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