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设计往往是最好的——以热水瓶为例
从小到老,我每天都要喝开水。小时候,家里的热水瓶大部分是竹编外壳,现在看不到了,在网上搜到一张如今仿制的竹壳热水瓶照片,与过去实际使用的基本上一样。
家里也有铁皮外壳的热水瓶,外观比竹壳的漂亮。过去,小两口结婚,朋友们的礼物中往往就有一对这样的热水瓶。
不过,金属外壳很容易被锈蚀,在漂亮图案的下端与瓶壳底部的结合处很容易烂透,这样,漂亮的热水瓶就不能够使用了。人们往往还是要去买一个外壳换掉已经锈蚀的铁皮外壳。在20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我国市场上主要就这两种热水瓶。
改革开放以后,热水瓶的样子变化很快。有通电的,自动加热并保温。有加压的,按两下,水便从瓶口里流出来了。不过,这些“新产品”后来都好像过眼烟云,时髦了不几天就不见了。不久,人们就用起了各种“饮水机”。一开始,饮水机非常时髦,从各家各户到各个“单位”,学校、机关,各种办公地点,都用上了饮水机,有使用桶装水的,也有直接用自来水过滤的,样子也很多。
但是过了几年,好像很多家庭,很多“单位”的办公室,热水瓶又复辟了。那些饮水机则被扔到角落里去落灰,时间一长就清进了垃圾箱。原因很简单,人们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去经常清理饮水机的各个角角落落,或者懒得频繁更换过滤的芯子。而如果不这样做,一想起那里面的脏东西就会令人反胃作呕。所以,许多人最后还是回到用电热壶烧水,灌在热水瓶里,这样做,最为省力而干净。看来,简单的东西还是最好。
我们还是要来看看热水瓶。大家都知道。热水瓶之所以能够保温,主要是由于它的内胆由中间抽成真空并涂上银镜的双层玻璃构成。有的热水瓶的内胆口是高出瓶壳的,如最早普遍使用的竹壳热水瓶。后来,不知道是否人们嫌这样的做法太过简单,或者不大美观,就在瓶口附近装上了一个“喇叭口”,让开水可以经过喇叭口再流到人们的杯子里。上面第二个图上的那个铁皮外壳上面就带有了这样的喇叭口。
过了一年又一年,热水瓶上的喇叭口好像成了一个“惯例”。几乎所有的热水瓶。不管是最简陋也是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们)用的最多的塑料外壳热水瓶,还是看上去比较高大上一点的热水瓶,都有这样一个喇叭口,或者是圆的,或者是鸭嘴形的。
美观是似乎美观了一点儿,不过,问题又来了。
每次倒水完了之后,在把热水瓶立起来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水留在玻璃瓶口与喇叭口中间。如果瓶口与喇叭口之间的橡皮圈很严实,这些水将一直停留在那里,直到下一次倒水为止。这显然是很不好的,很容易受到污染。如果橡皮圈密封得不好(幸亏这是大多数情况),水将流到瓶壳的底部,通过底部的孔洞流出来,弄得放置热水瓶的桌子上有一滩水。这显然也是一桩不好的事情。况且,时间一长,喇叭口与玻璃瓶口之间总会有一些灰尘和污垢(即使我们不容易看见,实际上总会存在),这个地方也是很难清洗的。
可能现在有的厂商注意了这个问题,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玻璃瓶口放到喇叭口的下方,这样,倒水完了之后,少量的水就仍然回到了水瓶之中。这样做,其实也有问题,首先,流经了喇叭口的水又回到水瓶中,这毕竟不大好。其次,这要求瓶胆上部要做得很平,才能够与喇叭口的下部密封得好,即使密封的很好,中间还是必须有橡皮垫圈,上下又多了两道容易藏污纳垢的缝隙,而且这种地方更不惹人注目,不好清洗。
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我看是有的,而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那就是去除这个喇叭口,将玻璃瓶口直接暴露在外面,就像最初最简陋的竹壳热水瓶那样,当然,绝不是仍然去使用竹编外壳。
对于放置在室内使用的热水瓶来说,那个喇叭口除了装饰功能之外,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用处,除非玻璃瓶口做得不好、不够圆,而这个问题现在并不存在,现在的玻璃工艺做出来的瓶口实际上都是非常规整的。没有这个喇叭口,从热水瓶往杯子里倒水,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不会倒在外面,也不会顺着玻璃瓶口向后下方流动。
去掉了喇叭口的装饰,看上去似乎简陋了,但是却实用。减少了可能被污染的环节,去除了需要清洗的部分,又不容易有水流到桌子上。
在这个意义上说,又是最简单的却是最好的。
但是,现实中人们并没有这样做。现在绝大多数热水瓶特别是看上去“高档”一点的热水瓶几乎没有不要这个喇叭口的。而且越是价格高的搞得越是繁复,装饰越多。人们似乎忘记了热水瓶的最终功能就是盛开水。
不光是热水瓶,几乎所有的物品,仪器也好、日用商品也好,很多附加的功能往往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却常常妨碍了实际最重要的用途,却增加了许多可能的缺陷和损坏的几率。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有时候会被习惯迷住眼睛。而消费者则往往忘记了购买商品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被那些花狸狐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往往做出与人们买椟还珠相类似的判断。
人们常常在嘴上赞成甚至呼吁要简单生活的道理,而实际上,却往往并不能付诸实践。似乎不搞得复杂一点、花哨一点就对不起自己一样。
实际上,简单的设计往往是最好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