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手机的故事

已有 5213 次阅读 2016-9-24 08:49 |个人分类:随口说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手机, 科学, 谣言, 垃圾, 微信

手机的故事

十年前,我不用手机,因为每天两点一线,从家里到学校实验室,两头都有固定电话。有一次,出了一点差错,儿子、媳妇找不到我们老两口了,着急得要命。于是,小两口硬给我们买了手机,说可以找到我们,当时的手机可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这毕竟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

这一晃就过去了八年,到了一年半以前,老朋友们都建立了微信群,如果不加入这些群就好像失去了“组织”一样。于是,还是麻烦下一代,给我们都换了所谓“智能手机”,并且教我们如何“上微信”,于是,就找到了“组织”。

人老经历就多,“组织”也多。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教师、学生、自己的家族,太太的家族都有各自的“聊天群”,还有各位“好友”,真是盛况空前,好不热闹。几十年不见也不通消息的老朋友可以通信息了,还能够视频聊天,大家都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可是,时间一长,彼此的话也就少了。几十年不在一起工作、生活,各人的经历、社会环境、思想状况都不相同,回忆旧事也就几天的功夫就忆完了,还能够说些什么?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转文章吧。于是,聊天群里都是转来转去的文章。

如果转来转去的都是一些“锦绣文章”,那真是不错的事情。好文章大家传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景!但是,实际上哪里有几篇好文章?好文章绝少,倒是谣言遍地、牢骚满腹。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文章、垃圾公共号。

这些垃圾文章往往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起爆头”。 “起爆头”是戏曲、曲艺的术语,过去唱戏、说书的演员,为了吸引观众,在表演那些性格粗犷的人物时,往往突然“哇呀呀”一声叫唤,赢得喝彩。大家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一个是“卖野人头”,与大家所说“挂羊头卖狗肉”有相近的意思,不过人头总比狗头有吸引力,更何况是野人头。一个是“过时不候”。商人大拍卖,降价三天,已到最后一天,就是这样的意思。请看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到处都是:

《哇,美翻了13亿人民》

《早晨刚刚流出,绝密高层讲话》

《揭示终极底牌……》

《刚刚出来的视频,全国都震惊了》

《赶紧看,马上要删了》

《国外封杀,刚刚解封……》

《中共内部秘密视频,切勿下载》

《注意!这些东西决不能吃》……

那些“公共号”的名称也大都很“大气”,如政商、参考、机密等等,还都是一号(不过我听着总有些别扭,可能有点过敏。年轻的时候,大学刚毕业,又是文化革命中,到东北的一所学校工作,学生们举手,说要去“一号”,我不懂,结果学生哄堂大笑,这使我终生不忘)。

题图或者用领导人头像,或者裸体色情女郎。

内容则政治谣言最多。比如某某人在什么地方受到极大的尊敬,在什么地方立起了铜像。有的文章可能先说某某领导人如何说,然后就是不知道什么人继续发挥甚至胡说,最后也搞不清是谁的话,谁在胡说。而没有脑子的转载者则一体认为是领导人讲话而大转特转。

前些天,新的教育部长刚上台,有人向他提了13条“建议”。转载者把别人的建议,弄成了教育部长的建议,说中小学要改十年制。吓得我连忙去查该教育部长的原话,查来查去竟是转载错误。

传播内容中,有关养生、涉及科学的谣言也多。刚刚开微信时,看到“好友们”传播这些东西,也时常为“好友们”担心,便常常去揭穿这些谎言。谁知道揭穿谎言会伤了传播者的自尊,转贴者面子上挂不住。一次两次,几十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吃一堑,长一智。反正转贴中谣言数不胜数,打不胜打,打了的谣言过几天、几月、几年,又有人原封不动地再端出来。所以,这样的谣言,除了亲人误传、而且是紧要的,要提醒一下之外,对其他“好友们”也就马马虎虎了。为这些事情弄得别人不高兴不值得,甲相信吃牛奶会引起癌症而不吃牛奶也并不影响他的生命安全,乙愿意相信牛奶与苹果不能一起吃并不影响他的健康,丙相信太阳黑子强了的晚上必须把手机关掉以免手机被弄坏,这也没有任何坏处(现在我自己晚上也关掉手机,当然这与太阳黑子的强弱无关)如此等等。

看过几次垃圾文章、上过几次当以后总可以总结出一点教训,凡是看见我上面例举过的那样“起爆头”、“卖野人头”以及“最后大拍卖”之类的转文一律不看,有不适当题图的转帖一律不看,打开一看是“一号”之类的“公共号”立刻退出等等,除非抱有特殊的目的。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我发现,各个聊天群都安静了许多,绝大多数人已经“潜水”了,没有了声音。看来大多数人也都已经厌烦了这些垃圾文章和谣言视频。只有个别聊天群中还有几位“上瘾”者,还天天喋喋不休地转发一些“子虚乌有”的信息以及对此“义正词严”、“声色俱厉”的宣言或声讨书。

垃圾文章可以不看,但是,“滴滴”的声响却常常想个不停,于是就放了“静音”。手机本来是可以放在身上,随身带着的,可是现在体积变大,出门就必须放在包里了。但是,在家里就静静地放在我的床头,成了我第二个电脑,可以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定时翻看,又能看新闻、又能查字典。这样也很好。科技发展了,还是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04728.html

上一篇:自我欣赏:《大学不妨养几个懒人》
下一篇:越来越短的电源线
收藏 IP: 124.133.98.*| 热度|

15 杨正瓴 董焱章 武夷山 徐令予 李轻舟 刘光银 蔡小宁 侯沉 周洲 徐晓 饶东海 赵建民 白图格吉扎布 xiyouxiyo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