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媒体报道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专家会议后确认PM2.5中文名称为“细颗粒物”。从自己知识来看,觉得很对,可以接受。但今天科学网上又转载光明日报新闻,似乎还没有确定,奇怪啊。
从光明日报新闻看,我觉得清华大学贺克斌教授和北京大学胡敏教授的意见对,因为PM2.5来自环境学界的定义。如果在医疗卫生、工业防护、甚至气象科学,也许都会不同。
为增加筹码,特此上传两张图,说明环境科学定义PM10和PM2.5的可能来源。这两张图都来自一本原版书:John H. Seinfeld的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Air Pollution, 1986年由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出版。(当时是相当有名的空气污染学者)
图中可见,从自然环境中大量监测结果为基础,较粗的颗粒物主要来自自然过程,并在10微米处有一个峰值;人为污染物多在2微米以下的细颗粒范围。
虽然不清楚美国环保局怎样以2.5微米确定一个级别,但应当和野外观测有关。
但是,我们关于“雾霾”的中文名称呢?经过审定了?可能给美国环保局出了一个题目:怎样翻译成英文?Fog-Haze?
上图左侧是“fine particles”即细颗粒物,右侧是“coarse particles”即粗颗粒物。这张图的一个好处是介绍了颗粒物的可能来源。但这张图并没有进行分级PM10和PM2.5,是野外实验的概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