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和中国距离2万公里之遥,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是西半球唯一的葡萄牙语国家,在南美洲居于中心位置。南美诸国除厄瓜多尔和智利外,都与巴西相邻。不论面积或人口,巴西都是拉美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有数的大国。巴西面积广达85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亿,不论面积还是人口,巴西都占南美洲的大约一半,整个拉美1/3以上,在世界各国中均居于第五位。面积仅次于俄、加、中、美。人口仅次于中、印、美和印尼。当然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当中,俄、加人口都不及巴西,而人口多余巴西的国家中,印度、印尼国土面积用远小于巴西。实际上,仅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人口和国土面积均大于巴西。巴西人均GDP与中国相仿,按经济总量位于G20的中游,发展中国家第三位。
(一)火热而又温和的巴西
对于遥远的巴西,我们的印象是光怪陆离的。巴西本身就是一个特色鲜明而又和谐统一的国度——巴西足球、几乎全裸的桑巴舞女郎、里约狂欢节、最大的天主教国家,这些似乎矛盾的文化要素又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巴西东临大西洋,但海岸线平直,全长7400多公里;国土面积辽阔,纵横皆超过4300km。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主要有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地形特点与印度相仿是低矮平缓,唯巴西高原东南部靠近大西洋的部分,有海岸山脉,地形较陡峻,此外亚马孙河和拉普拉塔河的支流将巴西高原切割成多块桌状台原,台原之间是落差几百米的谷底。
巴西地域辽阔,赤道从该国北部通过,大部分地区属于南半球,92%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小部分属亚热带。巴西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北半球正值仲夏,南半球恰为严冬,不过在巴西,季节变化远远不如温带来得明显。
海波200米以下的低平原占巴西国土总面积的41%,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占56%,但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地仅占3%,巴西最高峰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巴西高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不包括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平均高度仅750米,高原面平缓,既和缓了热带地区的酷热,又不至于造成气压的不适,且便于农牧业生产和开发建设,是巴西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
巴西地势大部分低矮平缓,对大西洋水汽没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热带信风和巴西暖流从大西洋给南美大陆带来了充足的大西洋水汽,巴西全境降雨充足,按雨季长短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尺度附近的亚马孙平原上,全年湿热多雨,没有明显的旱季,仅在巴西极北部圭亚那高原的背风坡有类似热带草原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特点是干湿季分明,自然景观以稀树草原和灌从为主,但在河流沿岸也有湿地和沼泽。但巴西高原东南部由于受暖流影响,也为热带雨林气候。大西洋雨林是世界上受人类干扰最剧烈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里约热内卢是一座森林中的海滨城市。
巴西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非常丰富。亚马孙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不仅覆盖了巴西的北部、中部、西北,也延伸到相邻的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地区,面积超过700万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类知之甚少的一块土地。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巴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总水资源量达到6.2万亿立方米,超过世界的15%。主要水系亚马孙河(流域占全国面积56%)、巴拉那-巴拉圭河(巴西南部、16%)以及巴西高原东部独流进入大西洋的圣弗朗西斯河等河流,全部属于大西洋流域。亚马孙河是南美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6400多公里,是南美洲第一,世界上仅次于尼罗河,比长江(6300公里)略长,居第二位。但论流域面积、流量和水网密度都居世界第一,亚马孙河的入海径流超过每年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水资源量的1/8,是长江的5倍;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22000立方米。
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中部;源出安第斯山间,北流折向东,流入巴西,在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干流长约3000公里。下游(马瑙斯以下)河宽一般在5000米以上,入海处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巴西人称之为“河海”。万吨海轮可以沿河上溯1600公里,到达马瑙斯。巴西境内还有亚马孙河的两大支流,及左侧(北侧)内罗格河和右侧的马代腊河。内格罗河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河水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水色发黑;马代腊河源出巴西高原,河水携带红土,在马瑙斯附近,内格罗河汇入亚马孙河,在交汇处呈现水分而色、泾渭分明。内格罗河上游有一条支流卡西基亚雷河,其上游与南美第二、世界第四的大河发源于圭亚那高原的奥里诺科河同源,也就是从马瑙斯向北航行经过内格罗、卡西基亚雷、奥里诺科河可以一直进入加勒比海
巴拉那河上游流经巴西高原南部,急流瀑布很多,其中支流上的伊瓜苏大瀑布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其它两个是北美的尼亚加拉瀑布和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它们虽然妨碍航运,却有巨大的水力资源。仅次于我国三峡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电站就建在巴拉那河上。在巴西高原边缘和内部的很多河谷中也有丰富的水电资源。
巴西的森林和旷野里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南美洲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一个大陆,但物种具有保守性。古老物种的数量仅次于大洋洲,如负鼠(有袋目)、树懒、食蚁兽、犰狳(以上三种都属于贫齿目,属于古老的真兽类)、貘(一种原始的奇蹄目)等在其他大陆并不多见。亚马孙森林缺乏偶蹄目、食肉目和最进步的猿类。南美洲最常见的偶蹄动物是鹿类,是第四季以后跨越巴拿马地峡南下的物种,但是在巴西高原的原野上看不到非洲草原上那种大型的有蹄类兽群。巴西最有趣的有蹄类动物是几种西猯(美国野猪)。巴西旷野中的猛兽也不多,可以称之为大型猛兽的主要有美洲豹、眼镜熊和巨水獭。
(二)巴西的人口地理线
巴西是联邦国家,目前全国共有26个州和首都所在的联邦区,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巴西首都一直在圣保罗,为了开发中西部,20世纪中期在巴西高原内陆建设了新都——巴西利亚。但9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从亚马孙河口的贝伦到巴拉那河上游、巴西和玻利维亚边境城市——科伦巴一线东南的巴西高原东部和南部,这一线西北主要是巴西高原西北部和亚马孙平原上的雨林区,面积占巴西全国面积的60%,但人口稀少。
巴西国土大体可以分为五部分。但9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从亚马孙河口的贝伦到巴拉那河上游、巴西和玻利维亚边境城市——科伦巴一线东南的巴西高原东部和南部,这一线西北主要是巴西高原西北部和亚马孙平原上的雨林区,面积占巴西全国面积的60%,但人口稀少。
东南部共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圣埃斯皮里图、米纳斯吉拉斯(贝洛奥里藏特)四个州,是全巴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南美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在这四个州中只有米纳斯吉拉斯为内陆州,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铁四角”地区是巴西最重要的矿业基地。
东北部共有阿拉戈斯、巴伊亚(萨尔瓦多)、伯南布哥(累西腓)、北里奥格兰德、帕拉伊巴、皮奥伊、马拉尼昂、塞阿拉(州府福特莱萨)、塞尔希培等九州,位于巴西高原东北部。东北部地区历史悠久,是葡萄牙时期重要的老殖民地。人口密度大体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最重要的热带种植园区,出产橡胶、咖啡、可可、胡椒、蔗糖、橙汁等。
北部共有帕拉、亚马孙、阿马帕、罗赖马、阿克里等五州,这里基本属于亚马孙平原,面积约占全国的40%,基本上是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人口只有1000来万,约占全国的5%,经济以林业和矿业为主,这里也是印第安原住民的主要分布区,很多印第安部落还处在游猎和刀耕火种的发展阶段。亚马孙地区人口大概有1/3集中在亚马孙河口城市贝伦(帕拉州府)及附近,玛瑙(斯亚马孙州府)也是热带雨林腹地一座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亚马孙河平原河流纵横,大部分地区可以乘船到达,但陆路交通非常不便,进出雨林最便利的交通方式是航空,这也是巴西通航飞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一个原因。帕拉州东南部有巴西最大的铁矿,年产铁矿石达到3亿吨,通过一条超过1000公里的铁路运送到巴西东北部港口城市圣路易斯,圣路易斯也和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黑德兰港一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干散货输出港(当然世界上最重要的干散货港口群还在中国的渤海湾,渤海湾超过10亿吨港口吞吐量中一大半都是干散货,上水铁矿石、大豆,下水主要是煤炭、焦炭、钢材、水泥以及粮食)。
巴西高原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共有戈亚斯(戈亚尼亚)、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朗多尼亚、托坎廷斯等五州,也是联邦首都区(巴西利亚)的所在地,中西部在全巴西面积第二大、人口密度第二小,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是巴西最重要的养牛区。种植业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巴拉圭河流域,如南马托格罗索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中西部地区戈亚斯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巴西利亚和戈亚尼亚周围是巴西高原人口最面积的地方。
南部地区主要有巴拉那(库里蒂巴)、圣卡塔琳娜、南里奥格兰德(阿雷格里港),位于大西洋海岸与巴拉那河之间,接近南温带,气候温和,是德、意移民较多的地方,人口密度具有全国第二位,是全巴西谷物和大豆的主产区,工厂化养殖业也比较发达,还出产橙汁和马黛茶,南部三州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但主要的农业区在内陆的巴拉那河谷。巴拉那河在巴西和巴拉圭边境有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和伊泰普水电站(水库),伊泰普是三峡建成以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亚马孙、帕拉、马托格罗索是巴西国土面积最大的三个州、加上阿马帕、罗赖马、阿克里、朗多尼亚等四个州,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人口只有1/10。
巴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和立约热内卢这两个双子星,也属于是西半球和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之列。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还有阿雷格里港、贝洛奥里藏特、萨尔瓦多、累西腓、戈亚尼亚、贝伦、玛瑙斯、库里蒂和首都巴西利亚。大部分大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位于内陆的只有玛瑙斯、库里蒂和首都巴西利亚,其中玛瑙斯是亚马孙雨林腹地最大的城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