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从文学创作看科研工作 精选

已有 9413 次阅读 2016-4-30 07: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学, 创作, 小说, 陕西, 陈忠实

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是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界三位大家,他们的作品如实地记录了三秦大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最近,我看了一些关于他们创作过程方面的资料,感觉他们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这也与我们做科学研究非常类似。

第一,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他们三个人,大致从七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文学创作。经历过文革和改革,体会过当农民和当城里人的滋味。这些生活积累,成了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让他们的创作深刻地打下了地方和时代的烙印。尤其是他们对土改、文革、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体会和反思,成了他们创作的根基和源泉。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我们科学研究的主题和风格,理应源于生活、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是对当代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尝试,是我们国家正在经历和实践着的伟大事业。科学研究写出论文似乎是都一样的风格,但是,其发芽、扎根的过程人与人不同,其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这与不同人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有关。

第二,查阅文史和乡村采风。个人的经验毕竟受时间短促和空间拘束的局限,而查阅文史资料可以上推知道不同地区较为长远的历史过程,而乡村采风是对现在农村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最为直观的感受和记录。这三位作家,有大量查阅文史资料的经历,很多灵感都是在查阅地方志之类的资料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而到农村去、到厂矿去等采风,是将小说写的有血有肉,具体而又深入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从中得到体会是:如果我们将科研做的好,在主题选择过程中需要广泛阅读领域内国内国际相关文献,而且最好是在某个方面时间维度上系统阅读,和空间上的广泛阅读。而且最好长期扎根行业实践前线,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的发展动态,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专业现状和动向。研究一定要接地气,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第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位作家都有雄心壮志,都想在本领域扬名立万,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将文学创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当做自己的精神丰碑,希望成为文学巨匠,引领风骚。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替农民农村说话,记录这片悲苦土地所经历的苦难,成了他们创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源泉。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科研工作只有将小我放入社会、国家大我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变得伟大、神圣化。如果只落在自己的小圈子、小视野,那么将缺乏气度和影响力,缺乏力量和高度。因此,我们科研选题尽量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与国家国计民生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联起来,才能让自己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躲起来拼命创作。三位作家的创作过程,都具有躲起来,疯狂创作的经历。耐不住孤独和寂寞,怎么能做出惊人的作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前富贵,人后受苦。而且,三位作家躲起来,避免外界的打扰,疯狂创作,似乎都是在有了长期、大量的前期准备之后,主动的自我选择。而且,通常都是旷日持久的忘我创作,甚至是以生命相搏。

从中的感悟是:我们科研工作既需要平日润物细无声式的日积月累,同时,也需要忘我、忘物的疯狂集中创作,尤其是前期素材准备就绪、思路清晰,文章了然纸上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往往积累的时间很长,但是一直缺乏最后的高温锻造,要不无疾而终,要不软绵无力的收尾,缺乏最后的淬炼。

第五,超越青年时期的偶像。三位作家在初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都深刻地受到陕西著名作家柳青先生的《创业史》的影响。他们都将柳先生当做精神导师,将《创业史》当成圣经。但后期,他们都或早或迟地有了超越这部伟大著作的野心,最终,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梦想并非狂妄。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科研工作一开始是模仿,尤其是对领域卓越人物的模仿,这是个不可跨越的重要阶段。就像学唱歌、学书法一样,大多要经历初期模仿过程。然后,随着自己的积累,不再满足于模仿,而想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对前人、对自己偶像的超越,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壮观的心历路程。

谨撰此文以纪念我们国家已故人民文学家路遥先生和陈忠实先生。他们的小说将永传后世,浸润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他们的小说诉说了这块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伟大与传奇,让后人不断感受到中国人生存的不易和艰辛以及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973800.html

上一篇:给研究生朋友的一些建议
下一篇:现代河流地貌学一代宗师:舒姆教授
收藏 IP: 128.211.252.*| 热度|

24 付福友 武夷山 郑小康 毛秀光 黄永义 彭真明 汤伯杞 吕洪波 徐令予 陈南晖 王林平 刘欣 朱晓刚 朱教君 王兴民 姚伟 周兵兵 张云 杨正瓴 庄世宇 shenlu zjzhaokeqin biofans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