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性格上来说,我似乎最适合做个演员,而且是喜剧演员。据我所知,大多数喜剧演员与生活中,是有很大差异的。除了当演员之外,从性格上来说,我似乎适合做教师或者科学家。演员和教师,都有舞台上的疯狂表演和舞台下的落寞和孤独,而做个科学家,我也只是适合做那种除了三五同行好友之外,闭门造车、静心读书做学问哪种类型的科学家。
记得从很小,我就对陌生人,有着浓郁的害羞,不怎么愿意与陌生人交流,虽然自己也对陌生人、陌生环境有着好奇、无尽的好奇。每次到亲戚朋友家里,或者,遇到不熟的人,我都感到自己紧张不安,很想快点逃掉。这种焦急恐惧症,或者说社会焦虑症,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大,慢慢减弱。而且,一切似乎变得更加分裂,更加隐蔽,更加煎熬内心,更加剧烈。
站在讲台上,我感觉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觉得羞涩不安、内心惶恐,真想撒腿就跑,不要万众瞩目的煎熬。但,一旦进入表演的状态,一切都充满了夸张,充满个人的表演,有时候甚至难以控制,享受其中。和人交往也是的,与亲戚、领导、朋友交往,会让我感到焦虑不安,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如果彼此熟悉,情趣相投,又感觉如鱼得水,能深切地体会到各种感情。
工作以来,从三十到三十九岁,人似乎是越来越成熟了,尤其是对社会很多事情有了相对稳定的看法,对人对事也有了一定通透的认识。但,交际恐惧症,似乎有增无减,最近有一种愈加明显、更加剧烈的感觉。不怎么愿意与家人、同事、学生交流,但为了生活和工作,又不得不去面对,让内心感到纠结和挣扎。很多时候,生活是一种很尴尬的事情。
交流能力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也是工作过程中合作的基本条件。可是,交流恐惧症让我对一个人的空间充满了向往,沉浸其中,而对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环境充满了恐惧。这种自我封闭,成了我工作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深刻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折磨着我。性格决定命运,这种受制于交际恐惧症,自我封闭的性格,让我注定无法融入到集体,充满了误会和挫折。性格使然、命运如此,一切都是天意。
最近,我体会到,我的交际恐惧症越发严重了。每次见领导,见同事,临去之前,我都需要长期的内心纠葛,脑子一片混乱。我在想,死刑犯上刑场的时候,其内心感受或许大致如此吧。一见面之后,没来及说话,我内省已经恐慌的难以控制,汗流浃背、眼神游移,大脑一片混乱。常常表现出,前言不搭后语,自言自语,失去了逻辑性和流畅性。刹那间,仿佛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除了性格、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之外,我大致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恐惧,因为,我已经分析了近十年了,自认为还算认识透彻。首先,每次见人总是能唤起自己潜意识中过往无数的痛苦记忆。交流并没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更多的是带来痛苦和伤害。如果每次交流都是快乐的,肯定还会向往下次交流。相反,也可以理解。创伤,心理阴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不确定性带来恐惧。由于我性情不稳定,青年的时候,经常突然撕破脸骂人,具有明显的人身攻击倾向。身为山东人,内心有山东好汉、土匪响马贼的血液,滚烫的好汉情节。在工作后,与同事交往生怕自己失去控制,让自己粗鲁的野性迸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对自己的不自信,带来莫名的压力,在此之下必然想逃跑,受不了这种拘束。
第三条是,现在人与人交往,很难以真诚,而我心直口快、言由心生。我姓信,言之无欺,不能不诚信,对不住祖上。我生怕自己不经意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与领导、朋友交往过程中,聊的往往都是我不关心的事情,或者不是我关注的重点,而我关心的事情又难以启口。想说的话,不敢说、不能说,心里一直想很多自己想说的话,是否该说。而自己说的话,也情非得已,内心颇受煎熬。因此,这种虚情假意的迎合,内心无法真实表露,这种分裂带来内心恐惧。为何不能真性情、真诚的表达,为什么畏手畏脚,如此放不开,像刚过门的新媳妇一样。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就如超然力量控制着我的内心。
行文至此,我对我的博导羡慕万分,他与我性格相似,都不怎么愿意与人交流,但他享受自己的天地,似乎并没受这些影响。而我,却日日夜夜,受这种煎熬,痛不欲生。导师是自由的,而我却是不自由的。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自己丰富想象力编织的恐惧世界里,在我的梦里,一个永恒的场面,就是我一直在别人的追赶中,不顾一切地逃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