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yu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ngyu2011

博文

学习与感悟

已有 2981 次阅读 2011-9-28 19:35 |个人分类:学术讲座后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本体论, 科学技术, 系统科学, 戴维森, 张华夏

   今天科学技术哲学专业领域的老前辈张华夏教授来我校讲学,所讲题目是“弱依随性”概念辨析。首先,张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依随性概念的起源和基本特征。张教授指出,对于“依随性概念的研究,基于不同学科和不同观点有下列四个接力跑的起跑点”。分别是1922年摩根提出高层级突现性质和依随低层级性质、1952年黑尔提出的道德性质和依随自然性质、1970年戴维森提出的心理性质和依随物理性质和1984年金在权提出的本体论问题和2010年陈晓平提出“强弱合一”的依随性质;其次张教授提出依随性的基本特征是不可分辨性、非对称性、多重实现性和不可推出性;再次张教授阐述了依随性的不同模态强度;最后张教授提出依随性在突现层级中的应用。
    张教授在介绍完他对弱依随性的研究后,与我们学校的陈老师一起探讨交流“依随性概念辨析”的理解。陈老师指出金在权对弱依随性概念研究的个体域放在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即现实世界和跨世界双重考虑。陈老师指出对弱随性概念研究的论域应只局限于放在现实世界。
    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和张老师与陈老师的交流对话后,我的感悟是:(1)张教授年近八旬依然保持着一颗钻研学术的心,依然关注着科技哲学领域的发展,不可不说令晚辈打从心底钦佩。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传播知识方面,他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深远的。虽然一个老师在一定时期传播知识是有限的,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人格成长的影响是长远的。(2)在张老师讲学前的一天,我下载了对有关“弱随性概念研究”的学术论文。一看有许多逻辑推演的符号,看了有很多都看不懂。今天张老师在他讲学的ppt上也有许多逻辑演绎的符号,一开始也是不懂这些符号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幸好张老师每讲一个公式都会介绍每一个特定的符号转译为自然语言是什么意思。在明白单个符号意思的前提下,经过张老师的解读就有点懂了。(3)对话与交流。张老师和我们学院的陈老师都是德高望重的两位老师,虽然在分析弱随附性概念上有一些分歧,但在交流的时候十分尊重对方。用西方的一句古话来说是“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在与同学交流时,虽然双方的看法存在分歧,但都应保持一颗尊重对方的心。综上所述,一个导师对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影响将是无限的。幸哉!在我的求学生涯中能遇到诸如张老师和陈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6304-491461.html

上一篇:相聚砚湖,共同成长
下一篇:强台风“纳沙”后的兴叹
收藏 IP: 121.8.171.*| 热度|

2 陈小润 吉宗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