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从能量积累/释放的概念,谈地震与天象异常的关系

已有 7008 次阅读 2013-3-9 14:43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能量, 积累, 释放, 天象异常

在加载状态下,岩石变形破坏过程标志着能量处于累积状态。换句话说,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任何破裂,即微震事件,代表能量积累。加载到峰值强度点及以后,岩石发生宏观破裂,由加载状态转向卸载状态,此时发生的任何破裂(微震),标志着能量释放。

以此类推,对一个特定地震区的地震而言,在主震发生前的任何地震事件标志着能量处于积累状态,只有主震事件本身和之后的余震事件代表能量释放。

元芳,您同意上述说法吗?若不同意,建议您从基础力学学起,或者找个弹簧玩玩,试试能量积累与释放的感觉。

本文所指的天象异常,包括热红外、地温、电离层异常及地震云等。

2008汶川8.0级地震为例。震后,【诸葛亮们】纷纷出笼了,都发现了热红外、地温、电离层异常等。在8.0级地震发生前,能量处于累积状态,其力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外力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力等与内力相比,属于九牛一毛,基本可以忽略。

孕震体处于能量积累状态时,需要从内外加载系统获取能量,怎么会引起地温升高、热红外异常呢?如果说确有这种异常,只能在主震事件发生后(能量释放)才能观测到,且在有通道传递到地表及大气层的前提下。

汶川8.0级地震发生时,断层发生宏观错动出现了大量的地表破裂带,即震后才可能有【通道】形成,震前没有地下通道或通道是堵塞的,地下的东东传递不到地球表层。

小贴士:从各地震区地震活动性监测数据看,大震前锁固体的破裂深度(震源深度)很少有小于1km的,即锁固体的中小破裂事件很难接近地表。只有在主震发生的同时,断层错动位移较大,深部破裂可达地表。这说明主震前的破裂难以对地表或近地表的监测数据产生影响,地下岩石摩擦产生的高温没有通道传递到地表或近地表(传递到地表下1km左右时受阻),更传递不到“天上”。

参考:

秦四清,从力学原理看某些地震预测方法的科学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72468.html

 

对一个深达十几、几十乃至数百公里的震源系统,属于一个基本不和地球表层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封闭系统,和天象异常有神马关系呢?

对俺的上述说法,有人肯定不服,估计会拿旱震关系说事,说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干旱大都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与地震何干?先看看上世纪的世界干旱历史资料吧。

全世界上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3次,台风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难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http://baike.baidu.com/view/639300.htm

 

看看,哪些地方在大旱之后发生了7.0级及以上大震呢?

当然,玩【统计】嘛,肯定有对的上的,但对不上的肯定也不是少数。

类似的你还可以玩:洪涝之后必有大震,台风之后必有大震,发改委降油价后必有大震,专家辟谣后必有大震,某某感冒后必有大震等等。

有时候,玩【统计】这个东东,在玩不明白的情况下,就是自欺欺人。

为何自欺欺人的事儿屡屡发生呢?

据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统计,全球6级以上的强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

对【强震们】而言,每年太多了,拿地球为研究对象,你玩啥都能证明你貌似是对的。除了上面所说好玩的东东外,你还可以玩彗星、流星、潮汐等与地震的关系。

玩这些,能证明你的观点正确吗?不能!能证明你的观点完全错误嘛?也不能!好玩吗?好玩!有用吗?没用!

对强震预测研究而言,脱离了基于力学机制的物理方法想【另辟蹊径】,无疑属于【盲人摸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68674.html

上一篇:创新——基金申请的灵魂
下一篇:新疆阿图什5.2级地震,也没玩出啥新花样
收藏 IP: 111.161.71.*| 热度|

8 吕喆 徐晓 陈学雷 申艳军 祁生文 刘劲松 孙强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