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各种媒体、领导讲话、基金评审都在强调“创新”,有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原始创新的名词耳熟能详,听的俺耳朵都出茧子了。
在俺看来,创新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不可以随便乱用。俺对创新的理解是:发现前人未发现的重要问题并解决之,或解决别人长期未能突破的重要科技难题。创新尤其是原创性的成果是有标志的,或者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原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推翻了过去主流观点认可的理论与方法。每个原创性成果都会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
在我国大部分科研领域,我们做的主要还是跟踪、模仿及改进的科研工作。以大家引以为自豪的航天领域为例,航天专家们也承认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距欧美等国家还有10~15年的差距。既然有如此大的差距,你能否认你做的不是跟踪、模仿及改进的工作吗?毋庸置疑,改进性的工作不应与创新性的工作划等号,其意义有天壤之别。
不信还可以再看,我们实验室所用的主要精密科学仪器、大型通用商业软件,不都是从国外买来的吗?我们能自主制造大飞机、航母与高档汽车吗?不得不承认,在诸多领域我们不自觉地尾随在洋人后面,做点“添油加醋”式的研究。
现在博士研究生毕业、基金项目申请、科技奖励评定中都强调创新,这样的要求本无可厚非,但现状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甚至不知道怎样才能创新。在这样 “赶鸭子上架”的前提下,学者们学会走捷径了,通过拼凑、集成、包装等手段,把小成果忽悠成大成果、把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成果升华为突破性成果。君不见,在成果鉴定时,评审意见大都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果真如此,咱中国早成科技强国了。
咱中国的某些大牛们,在争奖、争项目、争荣誉时,科研成果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创新,但在“搞关系”、“送礼”及“请客吃饭”等软件方面确实有了重要“创新”,把国人的某些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潜规则”谁人不知啊。
创新需要从应试教育这个源头改革抓起,需要从科研体制改革做起,但更需要从科研人员本身做起,让浮躁的心灵回归平静才能开始真正的创新之旅。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把“创新”作为口号了,国家不设立名目繁多的“人才计划”或“荣誉称号”了,学者们不再忙着争名夺利了,而把创新之理念根植于心灵与骨髓了,这样我们就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