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强震预测:过去、现在与未来

已有 3164 次阅读 2011-6-29 22:41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预测, 前兆, 异常

1、强震前有无唯一性前兆异常问题

经过长期的预测预报实践,人们发现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但通过震后总结发现,上述异常不会在大震前同时出现、都有可能独立出现。在大震前,有的可能出现生物异常,有的可能出现地下水异常,有的可能不出现明显异常。如果我们找不到唯一的前兆异常,异常不具有唯一性,如何敢于预测强震呢?

根据我们的研究,强震前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是震群事件,并且建立了震群事件与未来强震的力学联系。通过大量强震实例的验证,确实如此,且无一反例。虽然震群事件难以预测,但根据稍小一点的震群事件预测以后较大的事件,总是划算的事儿。从理论上说,预测主震事件可以做到100%。但主震之前的中间过程大事件(中间锁固段破裂事件),根据对历史强震的回溯性预测分析,可做到超过“天气预报”的成功率。

2、“地震”和“地震”事件之间的联系问题

在一个特定的地震区内,今天发生了一个4.0级的事件,过几个月后发生了5.0级的震群事件,几年后发生了一个6.2级的事件,这些事件有什么联系呢?过去没有人搞懂这些事件的联系。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与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坏过程有关,没有小破裂就不会有大破裂,没有多锁固段的渐进性破裂,没有能量的持续积累和突破,不可能有7级、8级乃至9级强震或巨震的发生。从岩石力学原理上说,强度小和体积小的锁固段会首先破裂,然后应力会转移到强度高和体积大的锁固体上,引发更大的渐进性破裂,依此类推,则从6.0级地震可演化到7.08.0乃至9.0级地震,虽然其孕震过程很漫长。

玉树地震在震前2小时左右发生的4.7级地震确实是前震事件。但你怎样证明是临震前的“前震事件”(震前较短时间)而不是“预震事件(震前较长时间)”呢?其实在玉树地震所在的孕震区内,震前3年左右的时间范围内,曾发生过多次4.0-5.5级的地震事件。过去的理论和方法,因无法判明这样的事件发生后距临界点的距离,因此只能是猜测。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方法,可以做出是“前震”或是“预震”事件的判断,虽然有较小的误差。

3、孕震区内强震“有”还是“无”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过去,一个6.0级或7.0级地震发生后,未来是否会发生更大地震的问题,难以判断。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但仍需根据一个特定地震区内是否存在锁固体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做出进一步判断。

4、主震什么条件下发生?

在一个孕震区内和一个孕震周期内,在最后一个锁固段发生宏观破裂后,主震将发生。

5、强震的孕育机制

对孕震断层中有一个锁固段的情况而言,强震是锁固体累进性破裂直至发生宏观破裂的结果。对多锁固段的情况,机制要稍微复杂一些,但“万变不离其宗”,就像是体育比赛中4´100米接力一样,不断的接力,不断的破裂,传到最后一棒时,主震发生,Game is over。

6、强震四要素的预测精度问题

强震四要素,包括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发震时间范围,需根据地震活动性或宏观异常的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追踪,以逐渐逼近真实情况。根据我们的研究,除发震时间范围外的其它要素,已基本得到解决,虽然有待改进。发震时间范围,需根据我们的方法、临震前有无标志性前震事件、宏观异常情况等综合判定。

在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和观测,逐步缩小孕震系统到达临界点后的预测时间范围是我们以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总之,目前的现状是解决强震预测时间精度问题,不是解决“强震能否预测的问题”。

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白求恩先生也曾说过“"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毋庸置疑,最后遗留的强震预测时间范围精度问题,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得到成功和圆满的解决。

我与大家一样相信,科学总是在进步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60614.html

上一篇:建议云南保山地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下一篇:成亦SCI,败亦SCI
收藏 IP: 202.108.19.*| 热度|

2 付碧宏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