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tj

博文

社交网络

已有 2353 次阅读 2015-10-8 20: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社交网络

前两天看到一个老教授的一篇科学网的博客,提及微信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我对微信中的信息也持怀疑的态度。回想起多年来接触的一些社交网络,其实也不少,在此略作分享。

最早接触的是QQ,也是用的最长时间的聊天软件。那时这个软件是很火的,有电脑的几乎都有个帐号,免费获取的嘛!用的人多了,需要用的人也就多了。那个时候上学用qq交流,连带邮箱、微博、博客等。当时也有人制作自己的网页,发表自己心情、状态、随想、博文还有图片、音乐等等。当时我用的很少,除了加好友,和几位熟悉的人聊天外很少用,因为当时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看着比人有微博、博客,我也只能望而却步。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才接触到人人网,是比较晚才看到。不过也是联系到一些许久没有联系的同学。至今为止,只发过一个帖子,再往后人人的路很是崎岖、艰难,多次看到人人即将谢幕的消息。不管怎样,现在已经好久没登录了,虽说邮箱里会收到一些人人的邮件。

之后我觉得很有趣的是Facebook,在这我很容易的看到了当年出国的同学。原来有那么多的同学在国外,而且就在身边。还很容易联系到一个工作单位、一个课题组的教授、学生和工作人员。可惜,到了国内没有机会再登录过,如今那个帐号和密码已经忘记了。

和这个比较相似的还有LinkedIn,这个也可以联系到很专业的人士,高校的、科研院所或者企业内的员工、高级研究员,CEO等。在这里看到公司高层的经历、知名学者的背景和研究经历。

工作半年以后,才接触到微信,当时我的手机版本不够高,这些用与沟通的软件用的很少。花了一阵时间了解微信以后,发现他很强大。就像当年的QQ一样,很多人用这个平台。如今微信已然成为我手机中唯一的聊天工具,短信、电话、甚至其他网页版的平台悄悄的退出我的视线。看到了很多人的状态、转发的消息、微商、图片,还让我得以联系上十多年未曾联系的朋友,再现了毕业时的情形。可是在这里很少见到原创的消息,渐渐的,多数的内容已经不是我所感兴趣的,对微信的热爱也减少了许多。不过公众号还是不错的,有一些文章观点明确,探讨的比较深刻,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因为这些新的观点与独特的视野,让自己很惭愧,有太多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事物和知识,我们并不是很清楚。

因工作需要下载文章,又接触到ResearchGate,这里主要是发表文章的人们会联系到一起。发表一篇文章,会看到文章中所引用文的作者的信息,可以看到其他人发表文章的情况,也可以看到代有自己名字的文章。还可以免费获得一些文章,其他一些交友、交流的信息也是有的。和这个类似的Vitea,不是很流行,目前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内部见到过,可以看到某些教授的信息,界面很是漂亮。

科学网给我带来的最新的科技、教育的消息,也看到了之前的教授曾发表的博文,也无意中发现藏有许多的秘密:有发表15,000篇文章的老人家,有关于刚毕业的博士生的情感,有博士生导师的感悟。有系列的博文,有激情,有批判。

不过这些都是些稍微留意的地方,可以关注身边的朋友,保持一定的联系,真正实用的交际平台还是直接的交流、是团队、是合作伙伴、是竞争对手。有再多的平台,只关注,没有近距离的交流,就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时间长了,交谈、邮件、视频、电话或者信息成为我的主流。

还有更多的社交网络,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毕竟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如此之多的联系平台,真的能保持几位要好朋友的联系,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但考虑到开篇谈到的那位教授对微信的顾虑,我相微信可能用于作为科研的平台,但他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大势所趋,微信构架起人们之间的基本联系,但上升到科学的水平,无论是专业的论著、前沿的研究还是信息库类展示的作用,微信都算不上合适的平台,他被大众化的使用淡化了。百度学术多年来没有流行起来,如今如春雨般进入科研人们的生活,也是由于他具备了专业需求的要求,并且在大环境中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没有很好的服务支持,很难成为科学的用具。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先关的单位要求党员一定要添加中国共产党的公众微信号,这是一个现象,进入大众都是用的平台,是一些宣传媒体所喜好的。再如赛先生、知识分子、韦博英语、南开大学等等,太多单位都想借用这个平台来做宣传。不用对方提出多深刻的一件,只需要对方知道。微信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优势的,这有赖于腾讯多年的积累经验。

这几年社交网络的发展是很快的,我现在不确定OUT多少年,差不多能跟上就好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在将来能在如此多的社交网络中认识道合的朋友,无论你来自哪里,从事何种行业。在千百万的联系人之中,有几位相知的就足够。

 

TJ 马家

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1539-926596.html

上一篇:Happy New Year!
下一篇:回家(I)
收藏 IP: 223.72.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