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hyrcy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ephyrcyn

博文

论文的有用无用之争

已有 4450 次阅读 2011-4-2 13:59 |个人分类:八八学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常常遭遇要不要发论文、论文影响因子以及发表数量之争,每一个坚持的人群,都有自己赞成或反对的充分理由,群情激昂之中,闪现众多纠结,其实,大家都是在很多一刀切的政策中悲壮的前行。

易经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现称之为科学与技术。在我看来,所有为发论文引发的争议均可以归结为“道”和“器”之争。学术研究的实用性(工业化前景,技术)和科学性(是否解决某些科学问题,间接体现为论文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还与研究人群的多寡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孰重孰轻?这个问题绝对是个历史久远的问题,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它的呈现方式不同,特别是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经常纠缠在一起,让人难以看清其中是非,由之引发的问题,亦盘根错节,难有曲直之分。所以,在关于论文的有用无用和影响因子高低的争执中,可能,我们应该先思考下这个问题的本身。

学术论文,一定要有用(只是现阶段的眼光而已)或体现较高的影响因子吗?我想,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题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和衡量标准。博士期间的研究所,各个老师都很彪悍,做工程的,在外面横向项目风生水起,做学问的,论文发了一篇又一篇,还有学问工程两不误的,两方面的程度是前两者加起来除以二。在我眼里,他们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活得很出彩,根本没必要或没有办法在他们中比高下(我那时侯,经常处于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中),唯一清楚的感觉就是,这三群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一位元老级老先生(当时已经退休),在一次闲谈中说,做为工科,所有研究都应该以工业应用为终极目的(老先生德高望重,为人严谨,经过他指导的论文投到国内本专业的顶级工程类期刊,连标点符号都不用改一个,即被接收发表),但是他也重视论文发表的。在老先生关门弟子的毕业论文中,我们发现,除了大量的技术探索细节(专利申请)外,仍然有很多涉及机理性的研究内容(论文发表),这位师兄的论文我曾细细看过,现在有时还作为某些问题的参考,受益匪浅,但我很难对他发表的论文用“有用?无用?”,“深刻?浅薄”来贴标签。

人类的认识水平虽然在科学技术的双重促进下,已经突飞猛进,但任何时候,认识本身都是有其局限性的。纵观当下,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拓展,总会有各种各样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出现。引起后世广泛争议的DDT问题,在我看来,只是认识局限性造成的恶果之一。DDT的发明绝对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但其作为杀虫剂的应用是个偏重技术的问题,其作为杀虫剂应用之后的各种负效应,更多属于科学范畴里尚未周全思考到的某些问题。只是,在杀虫剂发明和应用的初期,这些问题是未被人们认识到的。工业化进程初期发达国家的很多环境公害事件,也是在群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都体现了在的一定阶段,认识的局限性导致的“有用/有害”之间的切换。人类无知的终极体现不是对某一问题的“不知道”,而是体现在对不知道的毫无知觉。所以,任何一个能提出来的、尚未回答过的问题,都有其研究价值。

每一个科学发现不可能在发现初即显现出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有害或无用性,更何况,不是所有科学问题的回答都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动力。一些重大科学问题需要人回答、一些重要的科技难题需要人去解决,但是,并不意味着另一些科学问题的回答和探索就毫无意义,一些偏颇的技术细节的完善就乏善可称。每一个为什么背后,都有其成为命题的独特的理由,只要没有人回答或提出,你就可以做出你自己的解答。所以,我一直不赞同一概而论的作法。更何况,不同大学、不同学科之间,差异甚大,个体的能力和关注点亦有巨大的差异。

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一刀切。大多数制度和标准的制定都是一刀切的,一刀切的制度给个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个人对制度或标准的反抗往往是力不从心的,最后引发了对制度或标准细节的讨论或指责。我想,参与讨论的人可能会逐渐增多,最终有可能会引起制度或标准本身的改变。只是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不妨尽可能客观一点,自己不成为任何一个贴标签的人,尽量做到相互之间的不互轻。

所以,偶尔,我会在打酱油走过路过的时候,喊一声:在人类思想进化史上,贴标签之后,一刀切的做法,是极为粗暴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9953-429054.html

上一篇:我看论文写作和审稿
下一篇:抱抱母亲
收藏 IP: 121.236.163.*| 热度|

11 张伟 刘晓松 武京治 刘洋 卢伟东 翟远征 孟津 刘用生 苏力宏 zzjtcm xiexmbs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