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疯狗咬伤后,如果没有经过规范的暴露后处理,病人感染病毒并死于狂犬病的概率是38%-57%,病人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几乎不可避免。特别是上肢、头面部、颈部的咬伤病人的潜伏期会非常短。当然,不管咬伤部位如何,均应在第一时间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处理,以减少发病的概率。狂犬病临床可以分为狂躁型和麻痹性,但为何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机制还不清楚。狂犬病人的临床期可以分为5个:潜伏期,临床症状前期(前驱期)、急性神经期、昏迷期、死亡。
1.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潜伏期1-2个月以内,短的可能只有几天,文献报道最长是6年(有关最长潜伏期恐怕永远没有结论,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设计实验来验证;至于报道说潜伏期超过1年而且有没有实验室嗍源性检测分析,我基本都认为是瞎扯淡),目前我接到的病例的潜伏期还没有超过1个月的。在潜伏期,病毒在肌肉细胞复制或者直接与神经末梢细胞接触。在与神经细胞接触之前病毒可以长期潜伏 。病毒在轴索内逆向向中枢神经运动。
2. 前驱期
病毒由外周神经运动到背根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此时会出现神经性疼痛。通常潜伏期晚期就会出现,一旦出现此症状,病人通常会在2周内死亡。这个阶段病人的临床症状多变、非特异性而且不明显。大概三分之一的犬引起的狂犬病人和四分之三的蝙蝠引起的狂犬病人在咬伤部位会出现神经性疼痛,可能表现出灼烧感、麻痹、刺痛、瘙痒。开始在咬伤部位,后期可能出现在咬伤部位整个身体的同侧到达脸部。皮肤瘙痒者最后会出现表皮脱落。
3. 急性神经期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经大量增殖开始破坏神经系统功能。此时病人的临床症状会很明显,但通过CT等电磁诊断,很难看到组织病理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复制到病毒 可以向骨骼肌、心肌、肾上腺、肾脏、视网膜、角膜、唾液腺、发根等部位扩散.大概三分之二的病人是狂躁型(病人1周内会死亡),有典型的神经临床症状,其余为麻痹性(病人2周内会死亡)。
狂躁型往往会有恐水、风和光,一旦外界有任何刺激,恐惧会加剧,后期唾液分泌很多。麻痹性诊断很困难,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部分病人会出现恐惧性肌肉痉挛。病人最终会进入昏迷和死亡。
狂犬病人的临床诊断一定要结合实验室的特异性性检测才能最终确诊,仅通过临床症状无法确诊,由于狂犬病的症状与脑炎症状很相似,而引起脑炎的病原体非常多,比如日本乙型脑炎、EV71等
发病机理
被疯狗咬伤患狂犬病的概率是抓伤的50倍(5-80% VS 0.1-1%)尽管非咬伤性暴露很少引起狂犬病,但被疯动物污染到开放性伤口、皮肤被抓、眼角膜、口腔等粘膜受到疯动物唾液污染也存在一定风险。确信的传播方式有如下几种:疯动物咬伤、抓伤后舔伤、在蝙蝠的山洞里或者实验室事故中吸入含有大量病毒的气溶胶、狂犬病人的器官移植。在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或者之后,疯动物唾液中就可能含有病毒。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可以与肌肉细胞处的病毒受体结合,病毒可能长时间潜伏在神经肌肉关节处的肌肉细胞内。病毒也可能不在肌肉细胞复制直接进入神经。病毒逆向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病毒运动到背根神经和前角细胞会进一步复制。这个时候病人就已经进入前驱期,采取任何预防措施都已经晚了。如果说有临床症状,病人就会2周内死亡。从外周神经到中枢神经,病毒大概每天运动8-20mm(也有报道是50-100mmm)。病毒一旦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就会快速增殖。病毒会造成人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细胞出现凋亡。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增殖后会向心脏、皮肤,特别是腺体扩算。
参考文献
1.Lancet Neurol. 2002 Jun;1(2):101-9.
Human rabies: a disease of complex neuropathogenetic mechanisms and diagnostic challenges.
Hemachudha T1, Laothamatas J, Rupprecht CE.
2.LancetInfect Dis. 2002 Jun;2(6):327-43.
Rabies re-examined.
Rupprecht CE1, Hanlon CA, Hemachudha T.
3.Lancet. 2004 Mar 20;363(9413):959-69.
Rabies and other lyssavirus diseases.
4.N EnglJ Med. 1991 Jan 24;324(4):205-11.
Unexplained rabies in thre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virologic investigation.
Smith JS1, Fishbein DB, Rupprecht CE, Clark K.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