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学时,觉得自己来到了一所研究型大学。那么多牛导 、“天王”,觉得自己会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能做一些有兴趣的课题。导师给安排的任务是“培养水蚤”,当时信心满满,觉得三五月便能拿下。进实验室的时候,面对满桌子的烧杯,多少有点懵了——实验该如何做?
这个问题伴随了我8个月。迟迟没有克服。
话说别的实验室有成熟的技术方法,新人稍加了解,便可以着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我这边似乎要多靠自己摸索方法,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算是顺利掌握了“常规套路”,而一些自己的实验才有的方法,就要靠查找文献、自己摸索了。文献说这样做,转身一看——没这仪器呀! 说也可以那样做,可当要实施时——哪里有东西呀?实验室没人做过,怎么着手呢?
就这样一次一次有了想法,没了方法,蠢蠢欲动,却又无从下手。没了信心,终于不想再尝试。
师兄说:不要想那么完美,谁能做完美的实验呢!
多少次反复品读这句话,似乎悟到了些什么。完美实验的逻辑是这样:假想了实验的模样——认为实验室应有充足的设备,试剂,还应有一个在技术操作方面无微不至指导我的师兄——我开始读文献,继而有了思路——着手去做——顺利完成。
而现实是:实验室稍微缺乏了一些设备,试剂,师兄师姐和我的方向不同,无法给我做全程指导——我开始读文献,寻找操作技术——尝试操作技术——失败——再尝试——失败——在方法上懵了! 同时,我开始读文献,有了思路——应该这样做,但硬件不满足——"完美实验的观点",继而不会变通——这个想法自生自灭——开始懒惰,开始哀怨自己悲惨的命运——逃避。
从上面现实,理想的对比中,我能发现,除去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意志力外,还有“完美的实验想法”一直在作祟。
完美实验的想法,或者说“幻象”,让我无法面对现实,无法正确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障碍,却选择逃避“真象”,躲进自己的乌托邦。偶尔看看“201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安抚内心的“幻象”,想象着将来还能做“完美实验”。
理想的道路总是很笔直,现实的却是一条崎岖小道。
实验原本是什么样的,似乎并不存在在头脑中。就像要填饱肚子,面前是一个路边的小摊,只有一次性筷子让你使用,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温馨的桌布,吃还是不吃呢?
看着简单,自己却迟迟没有想明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4175-584813.html
上一篇:
ICES 浮游动物手册 目录(7—10章)下一篇:
参加了一次浮游生物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