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文中,肖陆江老师将emergence这一“空中生”、“无中生有”、“making…out of nothing at all”翻译为玄出。颇有一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觉。我还是很欣赏这个翻译的。很多动物行为非常奇妙。比如白蚁造巢,蜜蜂建窝,小狗见车就想拉,笼中小鼠跑出去一夜野性就恢复,甚至母亲哺育后代都是出自本能。而这本能又是来自哪里?从何编码?如何遗传的呢?
我曾在在武夷山老师的博文《关于科学发展的两种隐喻(外二则)》
中受到启发已经提到了一个从更高维来理解意识和思考的思路。这个思路来自于
对梦的思考:
我发现梦是一个意识自由释放的环境。在梦里,意识一方面会勾画出一个不属于现实的环境,而在梦境中的我又是通过与现实一致的方式来行动;但这两方面都是来自我的大脑。意识确实有很多层面,而且相对独立。或许意识是一个四维,五维的东西,用所见即所得,只是三维。用三维的标尺去解析更高维只能是一个片面的投影。如果能有比意识更高维度的方法,才能了解意识。量子力学是么?也许是,但是量子力学本身就很难理解。
原文中武夷山老师谈到:“美国一位16岁的华裔女孩、科幻作家曾写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32796.html):“我不敢说自己有达尔文那么聪明,我也知道自己永远提不出像大爆炸理论那么机巧的理论,但是,我有自己的看法:在宇宙中存在着至高无上的事物,是它创造了人类。你愿意称它为上帝也行。你愿意称它为科学也无不可。无所谓。这一至高无上的事物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提问方式。可是,我们怎么才能完全理解这个至高无上事物的理由呢?恼人的真实情形是,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因为,为了完全理解某事物,你自己必须跳出三界外。或许,我们死去后方能得出答案,或许,永远得不出答案。生命永远像是在赌场中玩老虎机,那么死亡会有多大差异吗?”
武夷山老师说:“跳出三界外,不也就是进入高维空间吗”
武夷山老师又说:“如果能有比意识更高维度的方法,才能了解意识。在n+1维度上才能彻底了解n维度上的事物,这算是一条普遍规律吧。某国外学者说的,我一时找不到出处。孙悟空喜欢跳在空中去观察,我认为其实是“到高维空间去”的一种象征。多数人限于日常的空间中,故只能进行科学“探索”,过于自信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来自于对视网膜的思考:
我又想到了我在以前做过的大脑神经元和在现在做的视网膜。视网膜被称为“外周脑”,大脑中几乎所有的递质受体在视网膜中也有表达,而且视网膜也有非常明确的分层结构,甚至于视网膜中有对视觉信息进行初步处理。但是!意识的产生不在视网膜。闭上眼睛一样可以幻想。盲人也会做梦。视网膜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视网膜像个感光器!眼睛如果有记忆效果,那我们怎么看书呢?前一秒看的字岂不是会重叠在现在看的字上?视网膜没有意识,意识在大脑中产生。为什么可是看看胚胎发育,视网膜、角膜是和大脑从同一团胚层组织中分化出来的,为什么视网膜就独独没有量子纠缠?隔壁的细胞就有了?
但是几个月后,在和肖陆江老师的交流中,肖老师提到大脑中是有脑电波的。从大脑功能成像上观察,脑电波就像极地的极光一般,在皮层表面泳动。而成熟的视网膜上是没有这些自发产生、漂移的扩散的波动。这脑电波很可能就决定了为什么皮层有而视网膜无意识的现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