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yingg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ingguo

博文

日本地震,华北要当心?

已有 3465 次阅读 2011-3-14 21:55 |个人分类:新闻快递|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太平洋, 日本地震, 震源深度, 地质调查局, 地震震中

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是有正式记录110年来日本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4公里。

这次地震震中所处的位置,位于地震一直多发的日本海沟俯冲带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统计,自从1973年以来,日本海沟俯冲带上已经发生了9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之前最大的一次是在1994年发生在这次地震震中北部260公里的地区,当时导致了3人死亡,700多人受伤。1978年6月,这次震中西南部35公里处,曾经发生一次7.7级地震,导致22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日本海沟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六千米。

主流的板块理论的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了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岛弧。目前的监测认为,太平洋板块以每年83毫米的速度相对北美板块向西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潜入其下,这一过程被称作俯冲作用,而俯冲带是地球上发生大地震和毁灭性地震的地区。

日本海沟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所形成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了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台湾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郯庐地震带是从中国东北延伸到安徽的一条主要地震带。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徐嘉炜发现了郯庐大断裂,并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命名。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条断裂带是纵贯东亚的移动的大断裂。它从湖北东部沿大别山东缘,经过安徽、江苏、山东,过渤海,至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作俄罗斯境内。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

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

地震本身,是板块运动过程中应力积累的集中释放,相邻地震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动现象。许多研究结果指出,一定构造范围内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发展均有明显起伏的特点,它们的强与弱、密集与平静的差异十分明显。较大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在不同的活动时段往往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

2006年,中国科学家洪川、窦振亚等人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日本海沟地震带1978年1月至2006年6月震级大于6级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比日本海沟地震带、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发生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郯庐地震带与日本海沟地震带地震活动随时间发展起伏的特点很相似,地震活动段和间震段一致,与琉球群岛地震带1995年后的起伏特点相似。

他们的研究发现,1995年1月至2006年6月3个地震带地震震中相对集中,日本海沟和琉球群岛俯冲体在各自地震相对集中纬度沿俯冲方向的投影都落在郯庐地震带地震集中的纬度,3个地震带之间地震发生相互呼应,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因此,日本海沟这次发生的地震,应该引起中国相关部门的警觉。

1996年,河北省地震局李文英和王秀英曾经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于华北地区6级以上与日本海沟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两个地区群体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的不均匀分布及起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且华北地区的群体地震活动的开始时间晚于日本海沟地区,日本海沟地区发生的高于7.3级地震后三年内,在华北地区相应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对应率为61%。

由于人类对于地震的了解还非常肤浅,主流科学家对于各类地震预测都不屑一顾。但是我觉得,正是我们了解的肤浅,我们不像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头顶的天空一样,了解我们脚下土地的脾气,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统计,我们才不能否定任何一种可能的联系。在惊天动地的自然灾害面前,维稳不能成为忽视一切预警的理由。

主流的板块理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1450-422403.html

上一篇:法国核安全局认为日核电站爆炸为化学因素导致,
下一篇:江苏修订防震条例 鼓励报告蟾蜍过街等异常现象
收藏 IP: 58.198.97.*| 热度|

10 蒋新正 吕喆 赫英 李银生 陈永金 杨正瓴 张金龙 xqhuang Majorite zere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