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选择与适应----蛇岛日志

已有 3431 次阅读 2007-12-12 09:5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20061011

蛇岛今天刮北风足有67级,气温也较低,我们刚上来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不得不休息一天,蛇到码头附近正处东北向迎风面,巨浪滔天海水将码头几乎全部吞噬,海浪把海底的翻了起来像开了锅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我上二沟的山沟里去观察蛇的活动情况,山沟里的风也很大,蛇出来的很少,大多数蛇躲在石板低下和草丛中,但也发现一些蛇在仍坚持在树干上在等食物的到来,树干北风吹得摇摆幅度很大,蛇身体的前半段有很多次被风吹得脱离了树干,它不停地吐着舌头又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姿态,这样的天气小鸟根本就不能出来活动,即使有鸟也只在草地上小范围活动,不可能落在树上蛇又怎么会能捕到鸟呢,那么它们不是为了捕鸟可为什么还会上树呢?这仅仅是蛇本身的习性问题吗,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一条两条的个别问题,而是一部分蛇都有这样的行为,真让我有点让我百思不解。我试着用手轻轻摇晃了一下树干,晃的幅度并不很大,可蛇马上就有反应,它抬起头不停地吐着舌头歪着脑袋静静的观察了一会,然后它头向后运动开始爬下树了,它们的这种条件反射行为可能与捕鸟的习性有关,很可能是鸟一落在树枝上就能引起蛇岛蝮蛇的捕食行为的本能反应,它们对风吹动树干晃动的节奏很适应,风吹树干晃动的幅度在2030度它们像打秋千似的显悠闲自得的样子,但对外界的干扰哪怕是小鸟降落的微小颤动都会有感知,人为的晃动哪怕幅度很小也极为敏感,这就是蛇岛蝮蛇长期适应岛屿生活的结果。

蛇岛蝮蛇自一万五千多年前被孤立到蛇岛以来逐渐适应了岛屿上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以地栖为树栖为主的生活习性,以适应捕食鸟类。蛇岛蝮蛇的栖息生境基本上是以捕食行为而选择的,一旦它们选中合适的捕食场所,便成了它永久捕食栖息地,甚至连栖息的位置、姿态,都是比较固定的,有的甚至长达几年不变。

蛇岛蝮蛇的主要食物是候鸟,春秋两季是候鸟迁徙和蛇岛蝮蛇的捕食高峰期,灌木林是蛇岛蝮蛇捕食的主要栖息场所,占全部种群的63.38%,以林缘分布居多为该群落的74.01%。其次是稀树草地27.04%,乔木林和裸地分别为:5.86%3.72%。蛇岛蝮蛇的栖息生境主要受鸟类活动影响,秋季一些鸟类采食植物种子,所以乔木林、灌木林中的种群数量高于春季,春季万物复苏,鸟类多捕食昆虫和植物嫩芽,所以稀树草地则高于秋季,而裸地季节差异则不大。

由于蛇岛蝮蛇年龄上的差别其食幅宽窄和生态位亦有所不同,其选择的栖息环境有一定差异。成体和老成体个体大,食幅较宽,生态位占有的多,从柳莺到鹌鹑大小的鸟都能吃;亚成体占有的生态位少,只能吃柳莺到麻雀大小的鸟类;而幼蛇仅能吃柳莺大小的小型鸟类。小型鸟类大多在灌木林和稀树草地中的灌草中活动,所以幼体和亚成体在那里较多,较大鸟类鹌鹑和黄脚三指鹑喜欢在草丛中活动,老成体和成体均高于亚成体和幼体。乔木林虽然面积较大但蛇数量较少,成体较其他年龄组为多。海滨裸岩和山头裸地是一些鹡鸰和鸻鹬类活动场所,那里老成体和成体较多,幼体和亚成体很少。

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生境、不同时间的栖息类型、栖息高度都有所不同。大部分成蛇多在林缘、疏林和孤树、灌丛的树枝上,捕食雀形目鸟类,它们树栖高度分布较均匀,以1.0—1.5m的高度为最多,占成体的34.81%;小一点的蛇喜欢在枝条纤细的紫穗槐、芦苇及刺槐的细枝条上,这里常有柳莺、锈眼等小型鸟类活动。所以,亚成体和幼体的树栖高度,以0.5—1.0m的高度为最多,分别占本群体的38.83%37.34%

另外,蛇岛蝮蛇在一天当中上午的栖息高度,以1.0—1.5m为多,占树栖的42.54%,中午和下午的树栖高度,以0.5—1.0m为最多,分别占树栖的34.72%36.22%。蛇岛蝮蛇的栖息类型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相对稳定,19735月和9月,统计树栖比率为68.1%67.8%19909月统计为69.6%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蛇岛蝮蛇栖息生境也于植被类型相关密切,密林中枝繁叶密蛇与鸟相遇的几率小所以蛇也很少,蛇的多数个体分布在灌木林的林缘和稀树草地,而蛇岛密林占的比重又很大,主要分布在海拔100米的区域。


乔木上的蛇(摄影:李建立)

稀树草地灌木上的蛇(摄影:李建立)



密林中的蛇(摄影:李建立)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0-12489.html

上一篇:蛇岛的初冬----蛇岛日志
下一篇:夏天也“休眠”----蛇岛日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