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功能性纺织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功能性纺织品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本文介绍几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品及其应用,作为大家在选购和使用时参考。
负离子纺织品
负离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重大影响已被国内外医学界通过临床实践验证。负离子如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能使人体内活性酸素消失,消除疲劳,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负离子纺织品的生产原理是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或织物的后整理阶段中添加负离子整理剂,生产出来的含有负离子整理剂的纺织品在与空气、水气等介质接触时不间断地释放出负离子。
用这种面料制成的负离子服装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在皮肤和衣服之间能形成负离子空气层,发挥负离子的健康功效。负离子纺织品除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外,在装饰用纺织品和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两大领域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吸湿排汗纺织品
又称吸湿速干纺织品,通过纺织品(织物)对水的吸附能力、织物上水分蒸发速率、透湿量等指标来表征织物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
吸湿排汗纺织品的生产,一是采用吸湿排汗纤维,对聚酯纤维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二是对纺织品进行吸湿速干整理。
吸湿排汗纺织品主要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服饰。由于它可解决闷热和出汗粘身问题,可调节服装的内气候,使得服装有了会“呼吸”的特性,故也有“会呼吸的纺织品”之称。
远红外纺织品
远红外纺织品是对具有高效远红外发射性能的一类纺织品的简称。远红外线易被人体吸收,它不仅使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还通过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从而引起皮肤深层组织发热,这种作用的产生可刺激细胞活性,改善血液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起到一系列的医疗保健作用。
远红外纺织品是在后整理过程或纤维的成型过程中,将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包括光能和人体热能)并能高效发射远红外的材料附着或结合在纺织品上,使其在4~20 μm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65%)。
远红外纺织品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和医疗用品,如保暖服、内衣、床上用品(床单、毛毯等),坐垫、护膝、腰带、保健鞋袜等。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电磁辐射的设施和设备的应用不可避免。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是一种无法用感官感知的污染现象,被喻为人类的“隐形杀手”、“高科技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各种污染中,电磁辐射的威胁最大,严重影响了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是采用专门技术和特殊工艺将防电磁辐射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与纺织纤维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射和屏蔽电磁波。一般屏蔽效能要求达到95%以上,同时这种纺织品还兼有抗静电性能。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主要有金属丝防电磁辐射织物、化学镀防电磁辐射织物、涂层防电磁辐射织物三类,可应用于野外护理用品(帐篷、服装)、室内装饰布、孕妇服、工业防护服和工业防护包扎材料及军事等方面。
防紫外线纺织品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氟利昂使用量的增加,使围绕地球的大气臭氧层产生了空洞,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迅速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
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纺织品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紫外线透射比T(UVA)<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防紫外线纺织品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弱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防紫外线纺织品目前有两种生产途径:
(1)直接采用防紫外线纤维按常规方式纺制纺织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防紫外线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防紫外线纤维的生产是利用无机物陶瓷微粉与聚合物切片混合,制成母粒再进行纺丝或成纤聚合物在聚合过程、熔融状态下加入无机物陶瓷微粉或具有紫外屏蔽性能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强烈地吸收波长在280nm~400nm间的紫外线。
(2)采用功能性整理技术,即将防紫外线整理剂用涂层的方法和纺织品牢固结合。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紫外线纺织品有户外运动服、抗紫外衬衫、阳伞(遮阳伞)、窗帘和帐篷等。
纳米纺织品
全称为“纳米技术处理纺织品”,即在产品或其特定部位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纳米(1纳米="10-9米)技术处理织物,使纺织品具有抗菌、防水、防油、易去污、抗紫外线等一种或几种功能。
纳米科技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已步入成长阶段,目前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纳米微粒填充到纤维中对纤维改性改质,增进纤维的机能性,另一种方式是应用涂层整理技术在织物表面形成纳米级颗粒。
纳米纺织品具有多功能性,广泛应用在服装、医疗、食品餐饮、军事等行业上。在服装领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纳米衬衫、T恤衫、帽子、男女休闲服装等销售。2009年12月,国家标准GB/T22925–2009《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实施,从标准上规范了纳米纺织品在服装领域的应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