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uqing

博文

科研众筹对中国科研活动的影响 精选

已有 17884 次阅读 2015-4-10 14:10 |个人分类:科技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管理, 众包, 众筹

科研众筹对中国科研活动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与科研众包比起来,科研众筹的兴起要晚一些。科研众筹(Research Crowdfund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资金筹集方式,研发者提出一个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发布到科研众筹网站上,向那些看好这个项目的投资者募集一定的科研经费,然后开展研究。

全球最早的众筹网站是2008年美国人建立的“开局者(Kickstarter)”平台,创业者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放到平台上,网友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喜欢程度支持不同数量的资金,创业者按照资金额度回报投资者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在这里,依托于高新技术的产品研发是众多众筹项目(如艺术、设计、影视、游戏、出版)的一部分

另一家著名的众筹网站“众立方(Crowdcube)”平台与“开局者”平台针对个人的众筹模式不同,主要为新成立的企业以出售股权的方式,直接从大众手里募集资金,摆脱了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等中间环节。高技术研发是众多筹资领域(影视、环保、教育、健康、制造)的一部分。

   第一个主要面向科学研究和实验的众筹网站是成立于2012年、由两个华裔美籍大学生创办的“实验网(Experiment.com)”。这家网站专门为缺少资金的科学研究项目筹集资金。与一般的众筹模式一样,研究者在网站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研究项目和需要筹集的研究经费,当资金达到预期额度后,研究者就可以使用这些资金。在这个平台上筹资的有基因、海洋、化学等研究项目。该平台的一个成功案例是,来自杜克大学药学院的两位研究者为研究钙元素在肾病中所起的作用筹集到了目标额度为6942 美元的资金。与开局者、众立方等筹资网站比起来,这个额度实在是太小了。不过好消息是,这个网站得到了风险投资,比尔盖茨也是这个网站的支持者。

中国国内还没有出现直接面向科学研究的众筹网站,不过也有人在进行尝试为学术研究众筹。2013年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新在微博上发布了《海外人文学术名刊译丛众筹计划信息》,寻求社会资助用于支付翻译费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众筹的回报比较清晰,与这里讨论的科研众筹有些区别。

与一般的众筹模式不同的是,科研众筹有着不同的回报方式。投资者从一般的众筹获资者那里得到的是实物或者资金,而从科研众筹那里得到的更多的是描述进展的实验日志、实验结果的早期分享、研究论文中的致谢,等等。比起实物和资金,这类回报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要小得多。科研众筹的先期投资者主要是其他的科研人员,是项目发起人的同事、亲朋好友。

面向前沿创新的科研项目的风险较大,获得重大发现的时间较长,投资者投资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所以,科研众筹的投资者不会太多,目前的研究者能发布的也只是一些目标较为明确的、风险小的研究项目。如何让这些为数不同的公众,能够加入到科研众筹平台,能够不计报酬、心甘情愿地投资一些风险大的科研项目,是科研众筹网站平台和研究者面临的最大难题。

科研本身是一个需要资金的事业,这些资金大多来于企业、政府或者非营利组织。申请这些资金需要很高的门槛和繁杂的程序,而且获得资助也越来越困难。按照实验者网站的说法,“从2010年以来,80%的被调查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写申请书,67%的人要为研究经费缺乏而努力。”科研众筹将是对这些资助的一种有益补充。当更多的大众通过科研众筹平台能资助科研活动的时候,科研的门槛就会降低,更多的奇思妙想能得到研究,更多有创新想法的人就有机会从事相关的科研。

大众投资者对于线上的科研众筹也有很多担心,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评价项目提出者是否有资格和能力从事这项研究,来具体评价项目的学术价值,更无力来监督自己的投资能否被合理地使用,毕竟运行了多年的传统科研资助模式,也未能完全消除科研不端行为。这些担心需要科研众筹平台建设者,通过一些有效机制和方法来解决。

中国的众筹网站建设正在掀起高潮,也希望其中有人创建几个科研众筹网站,为那些对科研有浓厚兴趣、有满腔热情的中国投资散户找到出口。这也符合政府鼓励大众创新的要求。

(张九庆 执笔)

注:此文为2015年第4期《中国科技论坛》卷首语的原稿,正式出版时文字会稍有变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881325.html

上一篇:赵致真老师谈科普电视
下一篇:逻辑思考题:Cheryl的生日是哪天与从不知道到知道的整数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32 罗汉江 武夷山 王荣林 周健 麻庭光 陆泽橼 姚伟 曹俊 骆小红 许培扬 吴世凯 樊文强 彭真明 李伟钢 黄永义 蔡小宁 刘立 王启云 LetPub编辑 陈儒军 陈彬 杨艳明 徐海波 韦小庆 代恒伟 徐耀 梁洪泽 shuxuewangzi ncepuztf xuexiyanjiu zjzhaokeqin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