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致真老师谈科普电视
今天上午,想请赵老师来院里谈谈科普创作心得,结果在手机的另一端,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谈起科普电视的发展未来,赵老师语言中颇多感慨和悲凉。
想必很多人对赵老师并不陌生。他在领导武汉电视台之期间,创办了大型综合科普栏目《科技之光》,成为地方电视台开播科普电视的先驱者,其中的少儿科普《凯丽阿姨讲科学》盛极一时。《科技之光》也为中央电视台成立科教频道奠定了基础。赵老师也因为创作了很多电视科普片,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普里莫·罗菲斯奖等多种国内外荣誉。
退休之后,赵老师的科普之路仍在继续辉煌。2008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与奥运》和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造物记》,是他的科普力作。2012年他负责的《北京科技视频网》上线,创作了中国第一台《科技春晚》。2014年北京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神奇的科学》,书中介绍了众多科学小实验。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二维码扫描又能看到他们精心拍摄的实验微视频。最近,赵老师的大型科普纪录片《播火录》正在制作修改中,其中的两集《文明的代价》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电话中,赵老师谈到了当年中国科协筹建科技电视台的夭折,谈到了如今科普电视节目在各个电视台寄人篱下的尴尬,谈到了媒体人而不是科普人办的科普节目的不靠谱,谈到了自己在三网融合理念下如何辛苦建立起北京科技视频网站及其此后的失望。
作为一个年逾七十岁的老人,赵老师更觉精力的不济,科普电视事业后继乏人。他手里留下了很多科普资料和资源,还有很多好的科普选题,还有一支不算年轻的拍摄队伍,但似乎缺扛旗之人,一个像他自己那样的人,既搞科普文字创作、又熟悉电视制作艺术、还有广泛的人脉和筹集资金的能力,这个人要把科普当成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
科普电视制作是一个生产行为,赵老师更希望一个强大的基点,即有一个有实力的单位,愿意为科普视频奋斗。赵老师之所以和我推心置腹讨论很久,是希望我们研究院出头扛起这面旗帜,特别鼓动我多承担责任。我对此确实没有思想准备。给赵老师的建议是,在尝试了政府、学会协会、政府背景下的事业单位都不太成功之后,科技视频网站或许应该注册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企业的核心业务就是科普电视。同时,电视节目已经入参与、互动、真人秀来提高收视率的时代,科普电视也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要求。
但这个独立的单位究竟如何运转,如何既能坚持公益科普又能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这才发现我简单的建议是多么的苍白和无用。
赵老师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普电视的见证人和践行人。当国家的经济实力进入位列世界第二地位、我国科研投入逐年扩大、科研论文逐年增多、建设创新型国家响彻大地的时候,一个理应随之逐渐繁荣的科普电视却逐渐式微,这让赵老师为自己多年来奔走呼号而收效甚微而感到灰心和失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