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

已有 3692 次阅读 2019-2-3 21:44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盲目, 优越感, 行动, 知识分子

久居于象牙塔之内,在科研项目中耳濡目染久了,自我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一种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犹未可知!

在大学里来回穿梭于本专业之中,每天从事高密度的专业抽象思考,再时不时地就自己的研究慷慨激辩一番,于是乎,在某一个时刻突然迸发出自我盲目的优越感,于是不自知中就会滋生出不少自我营造的傲慢气和浮躁气,把自己想当然地臆想成见多识广、全知全能的俯视者,身体里处处流淌着的是自认为的“学术的高贵血液”,只不过这种“学术的高贵血液”是一种假象。

做科研和写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者更确切地说,写作是科研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也成为了支撑学院派盲目优越感的巨大支柱。这股子自我营造出的优越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对书本认知的盲目膜拜和照搬。学问做到白首,对西方理论如数家珍,再创造出一些拗口的后现代主义表述,就自以为有了批评的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乃至于跨越专业知识的门槛,侃侃而谈,去涉猎本不熟悉的领域、问题和现象。

现今学术培养人才的一大趋势是对单一学科的专精强化。一方面,书固然是读得多了,但读书的面却窄了,思考维度过于单一,视野过于狭小,分析逻辑单一化,想象力也相应萎缩。另一方面,长期囿于学校之内,最为要命的,就是缺乏现实的历练和锤炼。西方理论虽然读得滚瓜烂熟,但在本土化情境和实际问题面前,由于缺少直面现实的认知和历练,只能生搬硬套理论,提出的研究问题宏大有余却敏感性不足,总感觉只是隔靴搔痒,难以掌握研究问题应有的厚重感。真诚的批评家多是对现实世界有着切肤之痛的体察者,而非抱守着知识的盲目优越感却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思想导师。

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关起门来只做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保持知识分子所谓的清高,或美其名曰,保持知识分子的中立学术立场。当然,一门心思做学问,已经远远好过那些将学问当作敲门砖的功利主义者。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大环境氛围下,与那些一心依附于科研体制威权而抛弃了学术良知的“知识分子”相比,肯花心思做学问的象牙塔人,已属十分难能可贵。

思想之业是危险的,盲目优越感并不是值得夸赞的高雅趣味,却偏被学院派中人奉为高于大众的精英式标签。只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现实问题上采取不管不问的回避态度,虽然规避了风险,堆积了自我的盲目优越感,但却丢失了重建学术秩序的理想、胆识和勇气。长期往复,犬儒化生存便会成为最常态的治学之道。

在我看来,有独立人格的学院派,既要追溯过去,又要展望未来,最主要的是要面对“现实和当下”这个话题,坦荡荡地亮出自己不受阉割的思想,用批判性思维介入公共事物领域,为弱势群体发声,为社会不公呐喊,进而点滴地改善现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才是一种行动的力量。

1271196364.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012-1160638.html

上一篇:思想、知识与价值意识:知识研究者的三重性
下一篇:2018年度总结
收藏 IP: 36.102.222.*| 热度|

7 彭真明 郑永军 张叔勇 汤茂林 王安良 王启云 张翠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