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揽月入怀,一朝春风得意匆;
望月升空,三生琴筝为谁弄?
暗紫贝母野生药材已很稀少,不容易见到
(暗紫贝母两年生实生苗)
川贝母是我国传统珍贵的常用中药之一,由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入药。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等功能,是主治虚痨、肺燥、咳痰、咯血、心肺郁结、肺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的主要药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
(暗紫贝母种子)
其中的暗紫贝母是商品川贝的主流品种,为川贝母中的上品,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珍惜濒危药材品种,是最具代表性的名贵地道药材之一,属于国家Ⅲ级濒危保护药材。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高寒地带,故生长较缓慢。在种子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后依序通过实生苗、营养生长更新、生殖生长更新而发育成熟。
(花期)
暗紫贝母鳞茎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 习称“怀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鳞茎) (花蕾) 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及北部、川西北、甘肃南部和云南北部的灌丛、草甸地带,地貌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青海省主要分布在青海南部的果洛、玉树、黄南和祁连山地。
本草考证:贝母始载《诗经》,称为“虻”。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喉痹乳难、金疮凤痉”。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魏晋年间的《名医别录》载:“撩腹中结实,咳嗽上气,止咳热渴……”,之后诸如《药性论》、《唐本草》、《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等医药著作对贝母的功效、采收及品种来源均有记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