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樱花与灾难:在815这个特殊纪念日时再认识日本的国民性

已有 6017 次阅读 2014-8-15 14:23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据说参考了《菊花与刀》这本书的研究成果。

  或者说,《菊花与刀》的出现正是美国希望了解日本的动力下的一个东西。甚至,有些说法提到要不要日本取消天皇也是根据这本书的结论确定下来的,可见一个学者的研究对于政策的影响。

  而外国人之了解日本,大概以《菊花与刀》的影响力为最了吧。

  其实,中国是日本很多文化现象的源头,理应比美国佬更加了解日本,但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

  我想里面也许有些天朝的傲慢,但是更多体现的是我们的不够聪明。

  卓尔小国,大唐的海岛复制品,大约这些词是我们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基本认识,知道西风东渐,知道甲午战争,我们才发现如此小岛上的一些被我们称为鬼子的矮人居然以毫无悬念的胜利打败了他们之前的老师,中华天朝大国,然后,去西方寻求真理与技术的路变成了去东洋。

  鲁迅先生如此,孙中山、蒋介石先生们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敢说自己了解日本吗?我们的学者出过任何一本接近《菊花与刀》的著述吗?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没有。

  ——————————————

  最近几年都在研究应急管理,日本是一个无法避过的国家,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有火山和海难。实际上,英文里的Tsunami正是来自日语词的,读着这个词时也能感觉音里面浓浓的日语味道。

  如果我东施效颦一下,把《菊花与刀》做一个映射,那么我会说,如果让我写一本关于日本研究的书,我会用《樱花与灾难——陈安眼中的大和民族》这个题目。

  相对于居住于大陆的人而言,灾难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如影随形的,日本人对于生命丧失时的无奈和坦然接受也是大陆人往往无法理解的,也许灾难太多,反正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机会死于这类灾害,那么,提前死亡或者随机死亡都是常见的事情,在意它就无聊了,只好视死亡为必然。而且,更进一步的,体面的死亡成为日本国民希望追求的一种状态,因为不体面的死亡太多了,这也正是我们看到很多人赢得了“剖腹而死”后欣喜若狂的原因。

  人总有一死,与其没有尊严地死于灾难还不如自己用最圣洁的方式结束自我的生命。

  我上个月在飞机上看了一部美国佬投资并主演的电影《四十七武士》,最后的镜头即是四十七位为冤死的主人报仇得偿所愿的武士(此时为浪人,因为主人已死,自己被流放,和无主流浪狗一个已死)在主人坟墓周围剖腹自尽,每个人都白衣白袍,身下则是纯白的垫子,镜头拉远后我们会发现,在墓碑的周边,是无尽的樱花树,白色的樱花随着清风飘然而逝,如同武士们短暂但是辉煌的生命。

  当吉时来临,每个人将双臂从白袍中向上翻出,随后刺啦一声拉开佩刀,镜头此时断然转向男主角爱恋的公主的眼睛,两行清泪夺眶而出。我们就知道,一个群体有尊严的死亡已经开始,尽管距离完成还需要时间,但是对于电影的刻画,已经够了。

  中国人都熟知中国沿海抗倭的故事,那些敢于和中国军队玩命儿的日本浪人就是丧失了主人无处可去也许余生只是在寻找一次体面死亡的家伙们,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写到戚继光训练浙江绍兴兵抗倭的一节时,还写到绍兴兵个个都没有玩命儿的勇气,最后戚继光只好改用义乌兵,而义乌兵果然就完全不同,相比而言,绍兴兵都有家有财,打仗的欲望根本就是没有的;而义乌当时则是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每个人都不惜命,和无主的日本浪人相比,至少有得一拼。

  这个观点其实一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伊拉克的士兵见到美国大兵就望风而逃的现象,你怎么能指望一群家财百万的富翁为国家卖命呢?!

  中国的未来也一样,如果你想指望富二代为国家效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失望乃至绝望。

  ————————————

  日本,就这样让武士们或者浪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影响到了整个的国民性,当然,按照我的领域背景去解释,这背后的背后其实是灾难决定了这一切。

  灾难天然无常,而灾难深重影响下的生命亦然无常。如此,还有什么不能够抛掉呢?

  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也并非无法去预防和预报灾难,只是吊儿郎当、“差不多”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哪怕有一点点的疏忽也是不成的,于是,日本人的灾难预防体系就只能尽最大可能的无懈可击,才能做到避开灾难的损失,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群体的力量一下子显得比单个个体的集成要有力量得多,于是,群体观就此建立,一般散沙的状态从此得以避免。

  美国应对灾难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个人英雄主义,不管是超人还是蜘蛛侠,或者现实中的英雄人物,如史泰龙饰演的兰博或者施瓦辛格饰演的一系列角色。在这些电影里,美国人将个人的作用描述的超过了组织的作用,这其实也是符合突发事件应对规律的,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不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的,所以组织原有的应对可能并不恰当,而有可能其中某个人的应对能力和水平是超越了组织界定范畴,那么,整个组织应该都听从和跟从他的决策与行为。

  而中国人的灾难应对则是高层领导下的亦步亦趋。反正上面怎么做下面怎么受都成了习惯,至于决策是愚蠢还是错误,谁去管它!因此,领导的语言和行为一定要高大全,而群氓们只有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份儿。

  ————————————

  樱花,比菊花其实更加体现了日本的国民性,因为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而樱花则一如日本普通国民的生命。

  樱花一定曾经灿烂,在日本,一到春天时节,电视台是要报道樱花前线现在到达哪里的,于是,从九州到本州,从四国到北海道,每个地方都曾经有过樱花怒放的时刻,每一次短暂的开放都如同大量灾难间歇里脆弱的生命,有高潮,但是必然会有一次惨然的落幕。

  如此,樱花不比菊花更象极了日本人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819726.html

上一篇:【系列2】论中国大学“非升即走”机制的可行性——时间规制篇
下一篇:为韩寒辩护的几种典型模式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35 陈小润 贾伟 柳林涛 曹聪 韦玉程 陆俊茜 杨正瓴 孙平 蒋永华 王春艳 徐晓 张忆文 侯沉 曹俊兴 赵美娣 郭艳峰 刘钢 武夷山 邢志忠 逄焕东 田云川 庄世宇 冯春刚 李健 刘艳红 褚昭明 李土荣 陈璐 supercapacitor zhouguanghui anran123 fumingxu zzjtcm xqhuang scrip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