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的影响之大,是很让我意外的,因为我觉得自己遇到的不可能上科学网的人见到我都说:陈老师,你的文章如何如何。
真的么?我真的会被科学界并没注册在科学网上的朋友如此窥视过吗?
当然,严格而言不算窥视,在网写字的我们犹如在橱窗里展示,路过的人有时候不经意间就会看一眼罢了。如果觉得橱窗里的模特似曾相识,事后或网下也就会提及一下,无伤大雅也。
——————————
李老师认为,科学网目前能够展露的自由度几乎是春秋战国之后的最大限度了。而且,是文科生理科生一起可以展示的,后者似乎还占优一些;这一点甚至超过了春秋时代,那个年代基本是文科生的天下呢。
想想,也许真的如此。
这就是科学网的好了,尽管大家不谈政治,但是,政治之外的“思想”、“文化”其实是远超政治那点小范畴的。
我个人在科学网上曾经或正在拥有的Power(权力?)是写出来的,我很诧异于清华那谁谁刚介绍的一篇论文对科学网的研究,竟然把3年前的我评价成“最有权力的博主”,那个时候,我的博客访问量肯定还没达到今天这个地步。当然,写过N多评价论文的我,知道评价结果往往是很偏狭的,与真实相比可能是完全背离的,因为很多Power不能靠几个有限的因子来衡量。而说话多的人很多时候其实没有权力,倒是有限的那几个只说一句话的人权力大得很。
但,这终究在说科学网的影响在学术界增大了吧,如果我们抛开个人的话。
————————————
科学网哪里好?
我想从上一段讨论中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简单结论(可以商榷):80%(或以上)只凭借自己写是可以获得一些权力的。
而中国学术界的权力分配早就和自己是否能写(论文)关系甚微了,都是大佬们的天下,比如应急管理,有些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应急管理论文的人居然能够协同决定一亿元经费的去向——荒唐到无以复加,而这人也在科学网上写博客。
我之前说过,科学网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中国科学界的毛病,但是,如果把各个不同环境里的疾病程度比一比,也许科学网竟然是具有这些毛病的所有环境中最少的。
————————————
科学网还好在有学术争鸣,你掐我的观点,我掐你的方法,总还是能掐得起来的,而现实的科学界这类争鸣少之又少了。
除了学术争鸣,更多的则是观念观点上的不同,并因此面红耳赤者有之,不相往来者也有之,我有个文科的朋友,说你们理科生掐起来真是“敢”,在她们的地界,这样的掐往往存在于一个大佬和一个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小家伙之间。而科学网上有大量的power类似的人在互掐,难得,真的难得!
学问,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问,有真理与谬误之分,很多时候,不掐是展现不出来的,而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作风使得掐起来宛如温吞水。牛顿——胡克之争,牛顿——莱布尼茨之争在我国很难出现,一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显著例子是邹承鲁对张颖清,邹给了张极大的面子,而这样的面子其实是不应该给的,结果,张依然以他的那套玩意儿谬种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我在山东大学学自然辩证法的时候,课本里还有对张理论的推崇和崇拜,并引以为整个山东大学的重大代表性成果,呜呼!
————————————
如果说未来中国科学界终究会成熟起来,那么,今天的科学网就是那最初的火种。
在科学网上,但凡有些价值的思想,都会有被一个群体(或多个个人)认可的可能。
而那些浅薄的思想,尽管可能会被不断地置顶精选,还是会被更多的人鄙视。
在科学上,是难得有权威的,或者旧权威终于要被新权威盖过,同样,在科学网,即便有几个泥胎在被不断地涂上金水,似乎崇拜的人群乌央乌央的,但总有人在指出那些不过泥胎而已,从中惊醒的哪怕只有几个人也是科学的胜利。
————————————
除此,当然还有知识的交流,我原本不懂的东西居然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或者,谁谁居然从我的博文中获得极大启发了,等等,也是屡见不鲜。
基于以上,我爱科学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