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来自上海交大的消息:原则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均可申请指导博士生,对于特别优秀的讲师也鼓励其申请博导工作,一些学院如中外合办的密歇根学院已出现作为博导的讲师。
清华大学去年也玩过类似的一手,还是通过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宣称的,俺们当时写了两篇文章来表扬清华大学在这个问题上终于回归了常识。
其实,中国高等教育与科研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缺乏创新,缺乏愿意或有能力创新的科学家,而是严重地缺乏常识。
在常识问题上,很多人是根本不承认的,比如有些人坚持认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必须按照国情弄事。
我一般情况下反对“中国国情”说,其实,这些国情是怎么造成的?还不是因为刚开始就不遵守国际规范造成的。人造出特定的国情,然后再依着这个人造的东西来说事儿,言称因此我们就不能国际化,或者暂时不能国际化,而应该国情化,我认为完全是本末倒置。
我们也早就看到了东邻的日本(以前称为东洋的),虽然我们在南京大屠杀之际应该更加憎恨法西斯的日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尤其从他们学习外来的东西的认真执着劲上看,我们得好好学习他们。
难道日本就没有日情?有的是!比中国的国情还国情呢,而且韩国就很强调他们自己的“韩情”嘛。
我相信,当我这里说出“日情”,“韩情”这样的字眼,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可笑,当然如此,中国国情也是一个可笑的词。
我们坚决应该在可以国际化的方面大胆推进国际化,比如,讲师或者副教授招收博士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有些人会有担忧,比如,中国的博士生导师已经很烂了,再把年幼无知的讲师们弄进来,不得更烂啊。
这个担忧是很可笑的,其实,一旦这些讲师或者年轻副教授们的青春力量加进来,反而会使已经烂掉的博士生导师群体稍微干净健康点呢。我相信,完全就是这么一回事。
相信年轻人,没错的!我们过去一直说要辅导年轻人,老人要当好导师和引路人,事实证明,引导到今天都引导了几十年了,就没引出点啥创新性的东西。从效果推断原因,应该是引错了或者干脆不会引。既然如此,还引啥,抓紧让人家自己走路。
虽然上海交大再度高声喊出来一个已经很多大学在尝试的常识,看上去似乎很美,但是我们最应该担忧的倒应该是:中国的大学在回归常识的道路上,能够走多久走多远?
朋友们说清华在忽悠完副教授全部是博士生导师之后,并没有真正地实施下去,或者说,虽然在教育部记者招待会上忽悠了,可是,现状并没有本质性改变。这个,俺觉得又得设计新的管理机制来确保这一点的实施了。我想这里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常识依然是片段性的常识,并没有汇聚完整,而且大学似乎只满足于有喊声,之后再也没有继续推进常识化的意识和动力了。
我们希望上海交大在宣称之后能有更进一步的行动落实这一声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18517.html
上一篇:
青年与导师下一篇:
日月潭的“释迦”,真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