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逐名得利”——困扰海龟们的本质问题 精选

已有 8466 次阅读 2009-5-30 07:51 |个人分类:时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质上讲,知识分子们追求的还是“名”,而不是“利”。

  海龟知识分子也是。

  当然,通过得“名”可以得“利”,所以才有“名利双收”的说法。

  可是,对于从海外归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做得到“名利双收”吗?

  一般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当你“得利”的时候,“名”已成恶名而不自知。而如果得“名”之后大大去想法获利的话,则前面的“名”会大大受损(原因往往是借助于这个名作了很多为了利而不择手段的事)。

  中国很多科研管理部门因为不直接把真正的“名”给知识分子(包括海龟知识分子),所有就直接给“利”——大项目。可是,殊不知,在知识分子们得到这个“利”的时候,“名声”大约从此就臭不可闻了。

  不只XX计划,XX学者、XX青年如此,一些更高的荣誉也是如此。

  所以,在很多场合下,说起某某人得到的这些东西来,大家羡慕的其实只是他们的“利”。对于这些人身上的所谓“名”,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嗤之以鼻的人还是很多很多的,除非对于中国科研管理界的内情实在是无知。

  所以我说,“要名得利”是当前国家科研管理界人才计划的最大漏洞。

  原因在于——科研管理界给不出学者们想要的真“名”来,真名要靠真东西,靠的是自己在学术界慢慢积累起来的工作和名声,这些名声要靠陈景润般的实干精神才可以获得,而且在努力的过程中还不能去想什么荣誉,一想就分心了,怕是什么都做不出来了。

  但是,既然国家科研管理界的那些官员们觉得自己认准人了,当然老想一步就给这样的人一份“啥都有”的大礼包了。官员一点都不想让引进的人在国内先通过努力再来获得“名”以及随后再赋予他们“利”。

  于是,“人家要的是名,你却只能给利”,或者“你只能通过给‘利’而强行赋予‘名’”,但是这样途径所得到的“名”却是其他知识分子所极度厌恶和鄙视的。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给利得耻”。你给了他们很大的利,可是他们最终收获的却是“耻辱”,是学界私下里甚至公开场合下的“鄙视”,当然,也许表面上表现出的却是“艳羡”。 

  【最后一句话:如果引进人才,就让他们在吃喝不愁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科研,这就够了,其他的根本不需要给。因为您给出的是“耻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34996.html

上一篇:女人都有的四个梦想
下一篇:《现代应急管理》课程全部结束
收藏 IP: .*| 热度|

18 蒋高明 茹永新 刘玉平 向峥嵘 陈绥阳 曹广福 吴飞鹏 邹斌 赵美娣 耿佳佳 陈苏华 刘畅 苗元华 郭磊 李学宽 李晓光 twxz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